□本报记者 常 征

阳春三月,无论在浉河沿岸,还是南湾湖畔;无论是贤山脚下,还是雷山之巅,处处可见忙于植树造林的干部群众。他们用实际行动迎接全国第32个植树节,成为春天里一道最美的风景。

昨天,是我国第32个植树节。方圆二三百亩的平桥区肖王乡肖王村上土井村民组的薄土岗地上,彩旗招展,人头攒动。记者近前一瞧——平桥区碳汇造林基地的碑牌立于此。“这一大片都是黄土,到处是泥坑,旱涝不保收。种上树倒是好事。”上土井村民组张全友告诉记者,接着又拍记者的肩膀说:“你看,张书记今天又来(植树)了。”

循声望去,只见平桥区委书记张明春弯着腰,执铁锹,挖树穴,培土层。一见记者,张明春首先幽默地称记者具有浓厚的“碳汇情结”。他一边扶着一棵刚栽下的3米高的速生红叶杨,一边和记者聊起碳汇的话题:“国际上把以减排二氧化碳为目的的植树造林活动,称之为‘碳汇林业’。党中央、国务院2009年1号文件中明确指出,‘建设现代林业,发展山区林特产品、生态旅游业和碳汇林业’,首次将碳汇林业建设作为现代林业的重要内容提到了新的高度。今年的1号文件又再次强调,‘大力增加森林碳汇’。”一旁的平桥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省林科院下派挂职干部朱延林观点颇具专家口吻:“大力植树造林,增加森林碳汇,从未像今天这么重要!”熟稔工业经济的平桥区人大副主任崔长玖不无感叹:广造林、积碳汇,才能科学发展。

听到有关碳汇的热议,不少干部都围上来,又挖坑、又培土、又聊“碳”。平桥区林业局局长马庆君说:“年年植树节,区党政主要领导都带领四大班子和区直机关干部一起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平桥区侨办主任杨侠表示,今后她每年都要和孩子一同到雷山上植树去。

目前,平桥区义务植树基地有61处。全区42万适龄人口履行了义务植树职责,累计完成义务植树190万株。马庆君透露:“去年,张书记对全区林业工作做出了三次批示,因为省里下达我区的新造林任务近9万亩,堪称‘历史之最’。但就在这一年,我们完成了9.9万亩,任务完成率、核实率分别为112%,113%,高出全市8个、5个百分点,高出全省2个、0.15个百分点,都是全市第一。”肖王乡党委书记谢志锋掂着铁锹过来说:“马局长向来是一马当先啊!”

据悉,当天上午,该区千余名区直机关干部栽植了3米以上的红叶杨2万余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