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记者 刘羊旸
春天孕育生机,绿色代表希望。今年的3月12日,是我国第32个植树节。多年来,我国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开展了声势浩大的爱绿播绿大行动,形成了全社会搞绿化、全民植绿护绿的良好局面。
1979年2月23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我国的植树节,以动员全国各族人民植树造林,绿化祖国。1981年,根据邓小平同志的倡议,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
自1981年开始,一场世界上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成效最显著的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在中华大地蓬勃开展。多年来,各级领导率先垂范,年年带头履行植树义务,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义务植树形式日趋多样化、成果不断扩大,有力地促进了国土绿化和生态建设。
来自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的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参加义务植树达5.9亿人次,折合植树株数24.8亿株,比上年多1.7亿株。截至2009年底,全国参加义务植树累计达121.1亿人次,义务植树563.3亿株。
值得一提的是,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义务植树组织管理得到不断加强,形式不断创新。目前,已有北京、江苏、安徽、江西等十几个省区市相继颁布《国土绿化条例》或《义务植树条例》。
北京市强化街道和乡镇义务植树属地管理制度,开展城乡手拉手义务植树活动,明确了绿地认养、购买碳汇、以资代劳等18种义务植树形式。福建省启动“百片绿地、千株古树”认建认养活动,每个设区市确定10处以上的林地绿地、100株以上的古树名木,供社会认建认养。
伴随着全民义务植树的蓬勃发展,近年来,全国各地把加快林业改革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掀起了兴林、种树、护绿的热潮,造林绿化步伐明显加快。
2008年、2009年全国分别完成造林7157万亩和8827万亩,分别比上年增长22.1%和23.3%。我国森林面积和蓄积实现了“双增长”。据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全国森林面积为29.25亿亩,比上一次清查净增3.08亿亩;活立木蓄积量149.13亿立方米,净增11.28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由18.21%提高到20.36%。人工林面积达到9.3亿亩,继续保持世界首位。
与此同时,城市绿化面积不断提高。全国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由2005年的963000公顷提高到2009年的1356467公顷。2009年,城市人均拥有公园绿地面积9.71平方米。全国已有14个城市成为国家森林城市,146个城市、30个县和10个镇分别被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区)、国家园林县城和国家园林城镇。
2010年,我国计划全年完成造林任务8880万亩以上,义务植树25亿株。“这就需要我们在抓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重点工程建设的同时,继续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创新义务植树实现形式,努力提高义务植树尽责率。”全国绿化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说。 (新华社北京3月1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