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 征
前不久召开的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暨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全面部署了今年“三农”工作,特别强调了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这一主题,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强的政策措施,给魅力信阳带来了无限春意。
去年,尽管我市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但农村各项事业依然成绩可喜。面向虎虎生风的2010年,要完成市委、市政府部署的各项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就一定要牢牢把握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的大好机遇,推进综合试验,统筹城乡发展,努力为魅力信阳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要做出新的贡献就要突出抓好粮食生产,确保稳定增长。要抓住我省全面推进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的重大机遇,认真组织实施“粮食稳产保收行动计划”,扎实推进信阳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确保粮食总产稳定在110亿斤以上。一是狠抓高产创建,努力提高粮食总产;二是狠抓良种推广,努力提高粮食品质;三是狠抓技术研发,努力提高粮食单产;四是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努力确保粮食丰收。
——要做出新的贡献就要加快开发特色产业,发展现代农业。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充分发挥我市农业比较优势,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大力发展特色高效农业,狠抓食品产业,拉长链条,提高效益。一是着力优化种植结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发展高效经济作物。二是着力发展现代畜牧业。以启动实施现代畜牧产业发展规划为契机,以开展“标准化规模养殖推进年”活动为载体,着力提升现代畜牧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固始鸡、潢川鸭、信阳黑猪等品牌的知名度,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全国优质安全畜产品核心产区,加快实现由畜牧大市向畜牧强市的转变。三是着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完善农业标准体系,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和种养大户实施标准化生产,加强农产品生产环境监测和保护,搞好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依法保护农产品注册商标和地理标志。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发展循环农业和生态农业。
——要做出新的贡献就要全力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增长势头。促进农民增收历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我们要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确保农民人均纯收入稳定增长。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政策促增收,拉长农业产业链条促增收,搞活农副产品流通促增收,提高农民就业创业能力促增收。同时,着力加强技能培训,发展职业教育,拓展农民外出就业空间,搞好就业服务,促进更多农民转移就业。要大力支持农民创业,落实农民工返乡创业扶持政策,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更多农民增收。
——要做出新的贡献就要大力推动城乡统筹,缩小城乡差距。做好新形势下农业农村工作,根本出路在于坚持城乡统筹、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加快形成城乡经济一体化新格局。要统筹财政投入,建立社会资本向农村配置的激励机制,形成多渠道、多元化、多层次的资金投入机制;要统筹资源配置,发挥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要统筹城乡就业,继续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加强输出输入地的就业岗位信息对接,提高转移就业率;要统筹产业发展;要统筹公共服务。结合落实省、市“十大工程”,把公共资源更多地投向农村,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推进城市教育、医疗等优质公共资源进入农村,努力构建城乡一体、资源共享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和改善农民生活。
——要做出新的贡献就要强力推进农村改革,做好试验文章。着力围绕“六大突破”,全力作好“八篇文章”,合力打好“六场硬仗”,继续全面深入推进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夺取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的更大成就。重点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流转,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创新,加快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县级供销社改革,落实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试点政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