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弹”1
海外工厂的疯狂推进导致质量问题
2008年,丰田终于一举超越通用成为了世界销量第一的车企,打破了通用70多年来的霸主地位。不过,即便是丰田登上宝座的那一刹那,它所期待了已久的巅峰体验也未出现,取而代之的是当时的CEO渡边捷昭看起来很谦虚,实际上很心虚的言辞:“我们要取得的不是销量上的第一,而是顾客满意度上的第一。
在渡边时代,丰田的扩张是显而易见且急遽行进的。海外收购工厂,或是借购买股份以扩大产能,都是丰田那个时期最热衷且最慷慨的策略,斯巴鲁、五十铃都有股份握在丰田手中。与此同时,在新兴市场寻找合资伙伴或是纯粹的代工工厂,也是丰田用以扩张的手段之一。这做法确实让丰田迅猛发展,代价则是——收购新工厂经验不足,生产品质难以得到保障。
“炸弹”2
成本控制带来丰盈利润
也带来偷工减料的风险
据媒体报道,丰田汽车认为日本某零部件供应商为其生产的汽车喇叭由28个零部件组成,这存在压缩的空间,按照渡边捷昭的方式改进后,组装一个喇叭的零部件只需22个。原来丰田汽车的数十种车型使用35种门把手,在经过改进后,丰田汽车只需要3种即可。丰田每辆车使用的钢制零部件由600余种缩减至500种。 因此,2008年在通用、福特、克莱斯勒陷入泥潭时,丰田却赢得了利益的最大化。这绝对算是个“奇迹”。
不过,不少媒体质疑丰田的材料是否过关,最经常被说到的就是它的车壳是否够硬。当然,有得必有失,丰田在2008年赚到盆满钵满,2009年它就尝到了恶果。
“炸弹”3
全球采购降低成本
连锁反应也很强烈
在扩张过程中,丰田零部件供应就要降低成本。此次召回事件就是因为美国、中国、欧洲生产的丰田车中使用了美国CTS零件商的油门踏板。
目前在中国召回的车型仅为RAV4,也正是因为RAV4车型上装配了美国CTS零件上的油门踏板,而美国就更为倒霉,凯美瑞、汉兰达等车型也未能幸免。所以,即使是一个小小的零部件,也会殃及到装配的各个车型上。
(思 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