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时秀敏)春节期间,息县的大学生村干部们格外忙碌。随着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支部原第一书记沈浩同志的先进事迹传遍祖国各地,他们掀起了学习沈浩同志精神的热潮,积极投身试验区建设,服务“三农”。
笔者见到息县张陶乡佘老庄村委会主任助理、大学生村干部李强时,他正在农民陈俊的草莓大棚里指导生产。陈俊2008年种植草莓失败后,一度打起了退堂鼓。2009年在李强的鼓励和指导下,陈俊发展了10个塑料大棚,利用放蜂自然授粉技术种植反季节草莓,使草莓吃起来更香、更甜,草莓供不应求。
“通过近两年的村干部实践,尤其是对沈浩同志事迹的深入学习,让我深深地认识到只要融入于农民、用情于农民,就一定可以在这片热土上干出一番事业。”谈起沈浩,李强很是动情,“我的理想就是要努力做像沈浩那样的村干部,扎根基层,以发展有机农业、生态绿色农业为理念,服务‘三农’,带领更多的农民走上致富路。”
岗李店乡大学生村干部许鹏依托该乡盛产红薯的资源优势,成立了息县华鸿甘薯专业合作社。通过走“合作社+种植基地+农户”路子,合作社带动全乡及周边乡镇1.2万户薯农种植优质红薯,薯农户均增收近5000元。合作社生产的“鸿薯王”粉条格外走俏,成为很多家庭的必备年货。城郊乡尹湾村的萝卜素有“蔬菜水果型”之美称,但由于缺乏品牌和包装,价格低廉。该乡大学生村干部罗翔带领菜农成立了增益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尹湾“水果萝卜”依托合作社,实现了包装销售,走上了更多人家的餐桌。
“对于我们大学生村干部,学习沈浩精神就是要真正扎根基层,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小茴店镇李甲道村村委会主任助理郑梦洁感触颇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