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正国
根据市委关于干部工作“五个常态化”的规定和市政府机构改革的需要,前不久,我市一批处级干部走上了新的领导岗位——“履新”。
“履新”虽是干部调整流程的“常规动作”之一,但也绝非仅止送旧迎新那么简单,“履新”应有新意蕴、新气象,“履新”后当需有为:
首先,“履新”而有为是党组织的重托。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党组织选拔使用干部,目的是通过配强配棒领导班子,更好地推动一个地方、单位或部门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更快地推进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进步,更好地造福人民群众。经过民主推荐、组织考察、个别酝酿、集体决定等多个环节,党组织最终确定由你来承担这份责任。这既体现了党组织对你的信任,更表明党组织把一份沉甸甸的重托赋予了你——把一个地方、单位或部门发展的重任、稳定的重任、构建和谐的重任、创造幸福的重任,托付给了你,你可谓重任在肩、责任重大;如果你不能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这份责任,没有在新的岗位上拼搏进取、奋发有为,努力创造出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来,那么,到头来极有可能有辱使命、有负重托。
其次,“履新”而有为是干部群众的期望。一个地方、单位或部门的领导干部,尤其是主要领导干部,在一定程度上就是那里党和人民事业的主导者,是干部群众的主心骨,大家把加快发展的愿望、解决困难的愿望、化解矛盾的愿望、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愿望等,在很大程度上寄希望于主要领导干部身上。“履新”的同志对此应当有着清醒的认识,牢记党的宗旨、恪尽职守,时刻把干部群众的期望放在心上、牢牢抓在手上、认认真真落实到工作上,通过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和实施坚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团结带领领导班子成员和广大干部群众真抓实干,奋力把大家的期望变成美好现实,以此体现自己认真履行职责、不负众望。
最后,“履新”而有为是干部面临的新挑战。干部有幸“履新”,既是党组织对干部既往工作成绩的肯定,更是党组织希望干部在新的岗位上迎接新挑战、创造新业绩所采取的严肃而慎重的组织措施,所以,干部每“履新”一次,所肩负的责任就会更加重大,所承担的任务就会更加繁重,工作就更具挑战性;还有,就干部本人而言,每“履新”一次,距离我们告别为人民服务的舞台就会更近一步。因此,伴随着“履新”,我们应当切实增强干事创业的紧迫感,真正从“履新”开始,自我警醒、自我加压,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努力创造出新的更大的业绩,以此让党组织放心、让干部群众满意,也为自己成就一番值得欣慰的事业铸就一个更加丰厚的人生。
总之,“履新”是干部政治生命之花更加璀璨的绽放,是干部迎接新挑战、创造新业绩的新起点,更是干部走向人生辉煌的新冲刺。诚愿“履新”的同志都能以“履新”为契机,牢记使命、不负重托,奋力向着更快更高的目标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