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马 俊

经过听证会后长达4个月的讨论,宁夏银川市决定自3月1日起正式调整水价。此次水价调整可谓颇费周折,但最终体现了对民意的尊重。

在去年10月举行的水价调整听证会上,宁夏价格成本调查监审局没有回避群众普遍关心的成本问题,详细公布了供水企业的成本。一些代表质疑供水企业自身管理费用太高而导致水成本增加,监审局通过对供水企业近3年的城市供水成本进行监审,从其上报的费用中挤出3500多万元的“水分”,将企业所报的水价调整幅度降了下来。根据民意,在新的水价调整方案中,关系居民切身利益的生活用水价格上调幅度比拟调方案下降50%,非居民生活用水上调幅度比拟调方案上涨9%,对困难群体继续维持低价政策。最终方案体现了政府管理部门对民意的重视,反映了相关决策对民意的采纳。

近年来,全国不少城市水价调整引起群众普遍关心,一些听证会尽管开得有模有样,民众意见提出不少,但涨价依然我行我素,让听证代表感觉“被听证”,百姓感觉被糊弄,听证徒有虚名。银川水价调整的实践表明,听证会作为科学决策的重要环节,本身并非可有可无,只要心中装着民生,重视民意,听证无疑仍是收集民意、科学决策的重要渠道。

但愿银川的水价调整,为更多的公共服务产品调价听证形成示范效应。

(新华社银川2月2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