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参加“党务公开带政务公开”集中活动。县委书记李绍文深入县党务公开办公室、县政府网站、上石桥镇、山信集团、县财政局实地检查党务公开工作,要求把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的内容纳入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范围,不断加大党务公开带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力度,服务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同时,县纪委还将各级党组织负责人讲廉政党课纳入党务公开试点工作内容。县委书记李绍文带头讲党风廉政公开课,他作的题为《“六守四慎”守清廉》的公开课讲稿被中组部主办的刊物《党建》刊发。去年以来,全县有98个一级机构党组织书记讲了廉政公开课,9800名党员干部参加听课。

(三)广泛宣传,制作播放“党务公开在商城”专题电视片。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手机短信、网络等媒介,编印书籍、宣传手册等,大力宣传推行党务公开的重要意义,把宣传工作做细做实、做到最基层,使之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让党员群众在了解中参与,在明白中监督,调动了广大党员、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县公开办和县电视台联合开办《党务公开在商城》栏目,拍摄《党务公开在商城》30集电视专题片,把镜头重点瞄准党务公开示范点,全方位、多渠道,集中展现全县党务公开工作动态,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从不同的角度谈公开、议公开、说公开,在全县形成了党务公开带政务公开,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的浓厚氛围。

(四)分类指导,精心抓好试点先行示范。针对党务公开特点,按照“用党务公开带动政务公开、用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的思路,围绕如何开展和深化党务公开带动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等8项调研课题,选择30个党务公开示范点。在县财政局、国土局、民政局、教体局等县直单位,率先将党务、政务通过公开栏、会议、文件、网络、电子屏幕、形象窗口公开作示范。这些部门(单位)还将工作制度、岗位职责、办事程序、办理依据、征收标准、工作纪律“六上墙”,严格挂牌上岗、首问负责和限时办结制,较好地发挥了窗口示范作用。在乡镇开展党务公开带动政务、村务公开试点。各乡镇、村都新建公开栏,把基层站所工作职责、服务内容及负责人的职务、分工、联系电话等全部公开;各行政村把党务公开与实行“4+2”工作法相结合,全力推进村级党务公开的制度化、规范化。

(五)认真总结,及时推广党务公开的典型经验。认真总结党务公开试点经验,将其汇集成册(《阳光照耀——商城县党务政务公开工作集锦》、《商城县党务公开试点工作纪实》等书),用以指导党务带政务、村务公开工作。在商城县检察院开展党务带政务、检务公开试点,该院利用局域网、公开栏公开党务和检务,通过党务公开和检务“阳光操作”,建设成了“五型机关”(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和谐型、廉洁型),成为全省政法系统的先进典型。在学校和医院推行党务带校务、带院务公开。县高中以党务公开为动力,推行“名师公开”,推行公平教育,实现全市高考五连冠。县医院开展“以党务公开推动院务公开,创建人民满意医院,争当人民满意医生”活动,深受群众欢迎。

二、围绕新实践,抓好深化求规范。

在党务公开先行先试的实践中,该县逐步认识到,党务公开是党内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项长期目标,是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确保党务公开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确保党务公开取得实效,必须积极开展党务公开工作的新实践,在以下五个方面扎扎实实抓落实:

(一)规范公开工作领导机制。该县县委将党务公开作为全县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的县党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党委统一领导,纪委组织协调,相关部门配合,县、乡、村三级联动”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明确由县纪委全面负责党务公开的宣传、检查、指导、推动等工作。同时,按照岗位目标责任制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确定县委分管领导和分管部门党务公开的职责,全县形成了齐抓共管党务公开的工作格局。

(二)规范公开工作内容。经过试点,该县规定党组织六个方面的党务内容必须公开。一是全局和中心工作公开。包括党委的重大决策、决定、决议,党组织任期目标,党委、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内容及进展情况。二是思想政治建设过程公开。包括年度党建主题活动和重大学习实践活动安排等。三是组织建设情况公开。包括领导班子成员分工、工作职责,党费收缴、使用、管理情况,干部的考察、推荐、选拔、使用情况,发展党员情况等。四是作风建设公开。包括领导干部执行廉洁自律规定和个人有关事项报告的情况,党员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查处情况,执行“五禁止、十不准”规定情况等。五是制度建设公开。包括党内各项制度规定的办事程序和工作要求,党内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制度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完善情况等。六是党员群众认为有必要公开非涉密的党内其他事项。

(三)规范公开工作形式。在县委机关、乡镇机关、县直单位、乡镇站所、医院、学校、企业、行政村中精选30个单位,确定为党务公开示范点,并要求试点单位全面落实党务公开五个平台要求,做出示范。一是会议公开。通过召开党员群众大会、情况通报会、组织生活会、征求意见会、党员旁听会等形式,将党务向广大党员群众公开。二是专栏公开。在机关和公共场所设立党务公开栏。三是媒体公开。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广播等新闻媒体,公开宣传报道党务工作。四是网站公开。在各级政府网站、单位网站开设党务公开网页,设立“推行党务公开、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栏目。五是热线公开。开通领导热线电话,开展民情反馈、领导接待日、民情调查等活动。

(四)规范公开工作程序。要求各级党组织严格按照“事前公开、征求意见、决策公开、民主讨论、结果公开、接受监督”的基本程序,将党务公开工作贯穿于党内重要事务的酝酿、决策、实施的全过程,并着重把握好党务公开内容及公开事项的提出、审核、公开、反馈四个环节,确保党务公开的实效性、权威性和严肃性。

(五)规范公开工作保障机制。明确各级党组织党务公开必须坚持“八有标准”和“五种制度”。“八有标准”,即有组织机构、办公设施、公开制度、公开载体、公开目录、公开档案、公开活动、实际成效。“五种制度”,一是全程公开制度。事前公开要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倾听群众呼声;过程公开要接受群众监督,谨防流于形式;结果公开要注重社会影响,增强工作实效。公开内容要真实常新,持久深入,党员群众关心关注的,只要不涉及党和国家的秘密,能公开的尽可能公开。结合预期效果决定公开范围,不能一概而论,事事都党外公开。二是意见反馈制度。对党的上级组织作出与下级组织有关的重要决定,征求下级组织的意见;对与广大党员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的决策,充分听取基层党员群众意见,形成基层党代表“直通车”,进一步疏通和拓宽党内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渠道。三是监督检查制度。各乡镇、各单位聘请监督员组成党务公开工作监督小组,定期与监督员联络,及时向其通报党务公开工作相关情况,为其开展工作提供必要条件;组织监督员对党务公开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对监督员在日常工作和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组织人员进行跟踪督察。四是评议评价制度。各级党务公开领导小组每年至少召开一次民主评议会,与会人员根据平时掌握的情况展开讨论,提出意见和建议。对本地区本阶段党务公开工作进行综合评估,通过信访量、案件发案率和群众的认可度、满意度等指标检验党务公开的成果。五是奖惩激励制度。明确规定各级党组织负责人是推行党务公开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把党务公开落实情况列入党建工作年终考核目标,并作为干部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对工作成绩突出的,予以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造成不良后果的,通报批评予以教育,直至实施责任追究。

三、围绕新机制,抓好总结增效果。

党务公开工作开展以来,该县逐步明晰了“用党务公开统领政务公开、用党务公开带动政务公开”的工作思路,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群众积极参与、县乡村三级联动、党务政务村务齐公开”的大公开领导体制和工作格局。围绕这个新机制,该县加强领导,集中力量,全面推进,深化拓展,开拓创新,求实求效,以大公开促进全县的党风廉政建设,以党风廉政建设保证商城的经济发展。其主要经验概括起来有五个方面:

一是实行党务公开,有效地推进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县以下包括县(城)都是农村。县委及其以下各级党组织都是党的农村基层组织,这些不同层级党组织的党务,通过会议、专栏、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介直接向广大党员群众公开,扩大了党员群众对党组织重要决策部署和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大问题的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较好地满足了他们当家作主的愿望,极大地激发了他们投身新农村建设的热情。在试点乡村,党员群众的主人翁意识有很大增强,很多人把农村社会治安、修路、村容村貌治理、森林防火等集体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出现了关心发展、支持乡村组织工作、主动为乡村排忧解难的人越来越多的“三多”现象。特别是在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中,该县全面实施了领导班子创业目标承诺制,把党员带头创业的情况予以公开,不仅加强了群众对党员创业的监督,而且在党员之间也形成了创业竞赛的氛围,进一步激发了党员创业的热情。

二是实行党务公开,不断带动和深化政务公开工作。党务公开必定能有力地带动政务公开、深化政务公开。在开展党务公开试点的实践中,凡是党务公开工作做得好的乡镇、部门、学校或企业的政务公开、校务公开或企务公开一定做得很好。商城县检察院开展党务公开带院务公开、检务公开,检察事业面貌为之一新,被省委政法委树立为全省政法系统的一面旗帜。

三是实行党务公开,真正地凝聚了人心顺应了民意。不凝人心,难成合力;不顺民意,难得拥戴。党务公开,特别是对那些过去让人们认为神秘,甚至群众颇有争议的前瞻性、创新性工作以及干部选拔任用等敏感问题,实行决策前、实施过程及结果全部公开,避免暗箱操作,一切置于党员群众的监督之下,顺应党员群众了解实情的意愿。比如,实行干部选拔任用“五个常态化”,全县干部的任用、公务员和“大学生村干部”的选拔、事业单位人员招聘都公开进行,增加工作透明度,对村委会换届选举、特殊党费收缴、外建党组织活动、实行“4+2”工作法等工作事前公示,消除群众对组织人事和敏感工作的疑虑,不仅凝聚了民心,而且有效地调动了党员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四是实行党务公开,充分地保障了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党务公开带动政务公开、村务公开、企业公开,不少因政策、制度、办事结果不公开,引起的社会不稳定、不和谐矛盾迎刃而解。在农村,将各项惠农政策、计划生育、贫困户帮扶、五保户供养、村集体收入和村重要事项进行公开。在城镇,对群众普遍关注的城市拆迁、低保、医保、青年入伍和退伍士兵安置等系列政策规定、落实结果全部公开。同时,对涉法涉访案件,依法处理,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该县被省综治委命名为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县。

五是实行党务公开,极大地强化了干部的作风建设。在开展党务公开试点工作中,该县将党务公开作为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助推剂”。严格执行“禁酒令”,凡违反规定者都在所在单位党务公开栏上曝光,有效地警示了党员干部。干部廉政勤政民主测评结果在党务公开栏中进行公开,公开栏成了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无声课堂”,增强了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

党务公开是一项新的实践,既要扎扎实实地抓好当前,更要立足长远,在深入持久上下工夫,在积极探索上做文章,要与政务、村务、厂务等公开相结合,与推进“4+2”工作法相结合,与构建惩防体系相结合,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相结合,使党务公开真正成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紧箍咒”,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连心桥”,加快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