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方慧玲

2月信阳,春风拂面,草木萌动。

2月信阳,人心思进,豪情激荡。

每年“两会”期间,记者总能从激情涌动的会场内外感受到一种强烈的责任感。这种责任感,在市三届人大五次会场,又一次如期而至。

昨日上午8时30分开始,出席会议的代表陆续向平桥国际会展中心汇聚。“老城变新新城更靓,交通更便捷,信阳发展的路子越走越宽。”“乡间的小洋楼越来越多了,好多农民工开着轿车回乡过年。”……代表们健步走进会场,他们带来了各条战线的捷报,带来了人民生活日渐小康的消息和殷殷嘱托;他们踌躇满志,怀揣着开创信阳科学发展新局面的“金玉良言”。

记者看到,很多代表一落座,相互打个招呼,就开始认真阅读《政府工作报告》。有的代表还拿出笔,在报告文稿上圈圈画画。来自新县的市人大代表胡朗德说:“人民给了我权力,我就要尽心尽责。”

9时许,在雄壮的国歌声中,信阳市三届人大五次会议隆重开幕。市长郭瑞民豪情满怀地回顾过去一年信阳各项事业取得的成就。

“2009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和严峻挑战,我们克难攻坚,科学应对,统筹推进,积极拼搏,在逆境中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全市生产总值975亿元,增长12.8%,高于全省2.1个百分点,结束了连续多年发展速度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历史。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47元,实际增长10.2%,增幅全省第二;农民人均纯收入4618元,实际增长8.2%,增幅全省第四。省、市‘十大实事’全面完成,和谐社会建设稳步推进,大打了一场‘战危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漂亮仗。”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对于夺取应对危机全面胜利、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十二五’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宏观到微观,从抽象到具体,郭瑞民同志用充满激情的话语,描绘出信阳今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宏伟蓝图:

——加快构建“一个载体、三个体系”,着力增强跨越发展后劲;

——大力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巩固和强化农业基础地位;

——继续开展六城联创,切实加强城镇建设和管理;

——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扎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

说收获,一串串数据回响着过去一年信阳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铿锵足音;讲民生,处处透出政府对老百姓的深切关怀;话未来,一幅美好蓝图展现在大家面前。会场里热烈的掌声一次又一次响起。这掌声,昭示了代表们对市政府过去一年工作的充分认可;这掌声,洋溢着代表们扎实推进魅力信阳建设的豪情壮志。

“《政府工作报告》谈成绩有根有据。信阳经济社会发展交出了一份高分数的‘成绩单’。”霍振业代表说,“一个个扎实的数字印证了显著的变化。过去一年,财政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再次增加,民众分享到更多的改革‘红利’。”

“十件实事,都是群众最关心、最实际的问题。”李华代表说,她准备提交一份关于建立长效机制、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的议案。

春潮涌动润民心。豪情在心中激荡,期待在心中萌生,参加会议的代表们笑容满面,步履轻盈,在新的起点上将奋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