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唐耀兵
随着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和粮食核心区建设的全面铺开,全市各级领导执政理念更加明确,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认识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思考:为政之要在于治水,水利兴则事业兴,水利工程就是民生水利,惠泽民生。日前,市政协委员、市水利局局长翁启先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认为。
翁启先告诉记者,体现在我市去冬以来的农建工作重点上,就落实在蓄、灌、排三个关键点上。蓄,重点是沟、塘、堰、坝的整修和改造工程。灌,重点整修支渠及其斗农毛直至田间工程的五级渠道,增加灌溉面积、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建设现代灌区。排,重点是对低洼易涝地区排涝沟的清淤和整修,达到沟沟相通、沟河相通。具体体现在六个方面:一是突出领导重视,措施得力;二是突出资金整合,捆绑使用;三是突出制定政策,奖励促动;四是突出民营水利,成效巨大;五是突出强化督查,严格奖惩;六是突出加强宣传,统一思想。
翁启先向记者介绍,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去冬今春先后召开全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动员表彰会、电视电话会议和现场会。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信阳军分区的主要领导参加会议,市委书记王铁、市长郭瑞民亲自给市水利局颁发通令嘉奖令,又分别对农田水利建设工作进行了重点安排和强调,要求各县区以开展“信阳精神杯” 竞赛活动为载体,以再夺全省“红旗渠精神杯”为动力,迅速掀起全市农田水利建设高潮。市委、市政府及时出台了《关于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提供水利保障的决定》,《决定》采取12项措施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粮食核心区建设提供水利保障。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市领导分包各县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的通知》,对工作职责和工作形式等提出了明确要求。各县区农建指挥部都由党、政一把手担任政委和指挥长,明确了县区领导分片包乡镇、包项目的责任分工,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动员,制定了农建规划和实施方案,(下转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