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汤红涛 熊华菊)浉河区在试验区建设中大胆创新,广泛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服务、引导、培训的模式为广大农民提供政策、资金、智力支持等便民利民措施,有力地推进了全区合作社的规范管理,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以服务为宗旨,搞活合作社市场经营。浉河区开办咨询服务窗口,为农民提供财政、税费、信息等优惠政策方面的咨询,落实奖补资金66万元。该区积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引进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成功申报了“茶树良种繁育基地”项目、“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项目,开展无公害农产品质量认证12个,并整合合作社农产品资源,注册“浉农”牌商标,实现销售收入1000多万元。
以引导为抓手,壮大合作社经济实力。该区积极帮助合作社协调资金落实,推进“专业+资金”、“金融+信用”、“担保+协会”的“1+1”融资模式,吸收民间存款近亿元,发放贷款500万元,争取贷款2400万元,落实信贷资金700万元。区里还建立市场信息中心,开通综合性网站,构建农产品营销和土地流转电子商务平台,农产品通过电子营销的比例在20%以上。
以培训人才为职责,推动合作社持续发展。浉河区着力提升合作社发展水平,近年来,引进各类人才805人,领办、创办各类合作社138家,建立乡土人才库323人,吸收茶叶种植研究生10名。该区还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培训中心,举办培训班4期培训200余人次,到各地学习考察350余人次,提高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应对市场的能力和水平。同时通过开展科技培训、开通网上科技、送科技下乡等多种有效措施,重点搞好经营管理、专业技术知识等方面的培训和辅导,增强了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