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剑
沃伦·巴菲特说:“一生能够积累多少财富,并不取决于你能够赚多少钱,而取决于你如何投资理财。钱找钱胜过人找钱,要懂得让钱为你工作,而不是你为钱工作。”
有人认为钱太少,不需要理财,其实这种思想是不对的。因为没弄清理财的目的。
家庭投资理财的根本目的就是家庭财产保值增值,或者叫家庭财富最大化。更进一步说,追求财富,就是追求成功,追求人生目标的自我实现。所以我们提倡科学的理财,就是要善用钱财,使家庭财务状况处于最佳状态,从而拥有一个丰富的人生。从这个意义上讲,人人都需要理财。
对于高收入的家庭而言
因为物质基础比较雄厚,抵御风险的能力也比较强,所以这些家庭的理财可以适当地选择风险高、相应收入也高的投资品种。风险与收益永远成正比。在具体的选择上,开放式基金占50%、房产占40%、保险占10%的组合。开放式基金是国际基金市场的主要品种,相对于封闭式基金有着其明显的优势。由于流动性好、透明度高,所以具有相当高的稳定性,风险相对较小。房产是一种高投入的项目,而且政府支持的力度相对比较大,尽管有比较高的风险,但是当地房价适中的话,选择一个好地段进行长期投资,还是会有高额收入的。有许多高收入家庭从事的是一些风险比较大的行业,因此在理财中,就需要进行一定数额的保险投资,以求稳健。
对于中等收入的家庭而言
这些家庭由于各种不定因素的影响,情况相对比较复杂,因此在投资时,更要从自身的条件出发,不能盲目的投资。相对于高收入家庭而言,中等收入家庭,比较适合在风险适中的情况下,适当追求一定的风险投资。建议股票或基金投资40%、储蓄占30%、债券占20%、保险占l0%的组合。在这个组合中,股票和基金风险相对较高,但收益也十分可观。对于那些积极进取型的家庭而言,股票投资的比例可以适当调高,这样会增加整个组合的投资收益。对于稳健保守型的家庭而言,可以适当下调股票或基金的投资比例,减少风险。储蓄、债券以及保险都是相对稳健的投资产品。对于一个中等收入的家庭而言,要稳定财产投放,就必须使稳健的投资产品在投入比例上高于50%。这样有助于家庭生活的稳定,不至于在出现大风险时束手无策。
对于低收入的家庭而言
因为收入不高,财力一般,承受风险的能力比较低,所以理财时首要的原则应选择稳健,在保值的前提下,去获得稳定的收入。对于这样的家庭而言,比较理想的是储蓄占40%、国债占30%、银行理财产品占20%、保险占10%的4∶3∶2∶1组合。其中储蓄的比率应占最高,这样才能支持着家庭资产的稳妥增值;国债和银行理财产品收益比储蓄高,风险也比较小,所以比例应该相对较低,但是收益应比保险来得高;保险的比率虽然只有10%,但其作用却不容忽视,许多人在保险投资上存有误区,觉得有钱人才适合买保险,其实这是错误的想法。收入低的家庭承受风险能力不能与收入高的家庭相比,如果遇到意外,这10%的保险投资就可以帮助家庭渡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