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生力
对联是中华民族文化最简洁、最具表现力的形式之一,尤其是在喜庆之时,人们常常贴上一副红红的对联,烘托着当时的浓厚气氛,同时也彰显着主人高雅的文化内涵,传递着古老而又新潮的时代气息。
东风放胆牛摇尾,大雪有心虎闹春。当下,牛年还沉浸在辛勤耕耘大获丰收之时,虎年春的信息已在满街摆放的大红对联中显露端倪,“牛气冲天云护月,虎威震耳树拔根”、“爆竹纷飞,新桃旧符年年过;彩灯高挂,玉宇琼楼户户春”等,一副副对联把暖暖的冬日装点得更加红火热烈,年味就不由自主地流露了出来。
张贴红彤彤的对联,不外乎喜迎新春、乔迁之喜和喜结良缘三个方面,适合不同人群的需求。
新春联,喜上门楣。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辛劳一年的人们把春节当做来年更加勤奋的驿站。外出或学习或务工或经商的游子乘飞机、搭火车、赶汽车奔回家乡父母、亲人的身边,就是为了与家人团聚。因此,春联以两行文字、五六七八九言不等,将新春美好情景表现得淋漓尽致,如写给农民的“金牛种地为丰收,猛虎生风显威武”;写给诗人的“山花烂漫春风醉,绿柳飘扬紫燕归”;写给工人的“牛年牛劲夺高产,虎岁虎威创伟绩”;写给邮政部门的“贺卡乘风情谊广,春节邮礼友朋多”;写给普通市民的“虎啸龙吟春拂面,桃红柳绿岁迎新”。春联用浅显易懂的寥寥数字传达着人们对春天美好前景的祈盼。喜庆之气在除夕夜随着门楣上副副春联和夜空中灿烂的礼花让人们合不拢嘴、乐开了怀。
新婚联,喜在心间。洞房花烛夜是人生一大盛事,新婚之时的两行喜联将一对新人心手相牵。同样,新人在过第一个新年时,同样要张贴新婚联语,既有迎接新春之义,又有喜贺新禧之意。笔者为一个远方亲戚于牛年腊月间写的喜联分别为:“女爱男欢情有意,山盟海誓喜结缘”、“百年好合同船渡,两姓联姻共枕眠”、“夫唱妇随鸟比翼,良辰美景月增辉”,给一对新人的人生大事增色,旨在白头偕老。在虎年新春将临之时,我又帮他们写了几副新年喜联:“爱在人间情如意,春临大地虎生风”、“珠联璧合同心结,海阔天空比翼飞”、“你尊我爱新鲜事,花好月圆美满姻”,又为这对新人第一个新年增添了许多欢乐气氛,备受主人喜爱。
乔迁联,喜迁新居。衣食住行是人们一生的“不了情”。尤其是“住”,更是衡量生活质量的最基本的条件之一,因此人们在新屋上梁、乔迁新居时总要张贴一些新联以示庆祝。我在老家县城的侄子去年底盖了一幢小别墅,上梁时我为他撰写对联是“门对金河银鱼跃,院临吉日福星来”、“琼楼玉宇耀星月,玉液琼浆敬友朋”、“玉柱金梁撑大厦,钢筋铁骨立人生”。在鞭炮声中、大红对联的映衬下,他的新楼喜封金顶。虎年是他新楼落成第一年,又向我索取了几副乔迁新居的春联,“华堂紫气盈东日,吉宅祥云照晚霞”、“香山金水窗前画,玉树红楼志气歌”、“花光柳影高门耸,人杰地灵雅宅香”。对联给他的西洋式小别墅附上了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色彩,中西结合,其乐融融。
亲戚朋友都知道我爱好书法,在虎年未到之前也纷纷找我帮写春联,往往一到冬日我是白天忙工作,晚上忙写对联。我给同事叶红及其丈夫梅长松的春联是“松绿寒冬梅傲雪,叶红长岭自风流”,将他夫妇名字嵌进联中,十分惬意;给我妻妹罗燕一家的对联是“燕来南国鸣春柳,鹏展宏图追彩云”,她一家人的“燕”“宏”“云鹏”名字也在春联中,她把它张挂在大门上,说比买的贴切得多了。由于我们夫妻非常孝敬我的岳母,所以在去年的春节也没忘记从对联上孝敬老人,“子孝孙贤多幸福,身康体健好逍遥”,以表达新春对长者的祝福。
大红的对联,是春天的笑脸。除夕这天,庭前院后打扫干净之后,无论贵贱、无论贫富,大门上都有一副鲜红的对联在向你微笑,那是人们对来年寄予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