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春节临近,很多信阳籍成功人士纷纷返乡,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这些成功人士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异乡打拼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在创业过程中,他们身上发生了许多感人的故事,从今天起,本报开辟“返乡成功人士风采录”专栏,推出关于信阳籍成功人士的一组报道,旨在反映他们在创业路上付出的艰辛、成长的风雨历程以及他们事业成功后不忘家乡、回报家乡的感人事迹,从而激励更多的信阳籍成功人士在事业发展中为家乡的经济建设、社会和谐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边 际

一个从农家走出的孩子,而今却是京城鼎鼎有名的“拆除大王”,徐茂海在创造建筑拆除行业一个又一个奇迹的同时,也在不断书写人生精彩的篇章。

徐茂海的创业路充满了艰辛,14岁在光山县晏河乡徐湾村读完小学就外出打工,做过临时工,当过饲养员,干过装卸工,尝尽了务工路上的酸甜苦辣。苦难没有消磨他的意志,却成为他改变命运的力量源泉。1991年,徐茂海敏锐意识到北京建筑物拆除行业前景看好,毅然投身其中。

1998年9月,徐茂海创建了北京万泉建筑物拆除有限公司。该公司注册资金2000万元,具有北京市建委核发的“爆破与拆除工程专业承包贰级”资质,并在拆除行业中率先通过了质量、安全、环境三项国际体系认证,成为北京建筑物拆除行业的“领头雁”。

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良战绩,徐茂海以诚信立业,树立质量为重的诚信精神,打造行业品牌,在商场上如鱼得水,如虎添翼,商路越走越宽,生意越来越火,财富越积越多。他的企业多次在北京市重点项目建筑物拆除工作中一马当先,先后完成阜外大街、首钢、中央党校、北京机场等200多项重点拆除工程,截至目前,累计拆除建筑物面积800多万平方米。

徐茂海始终秉承共同致富的理念,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为己任,为家乡人提供就业机会。为了让更多在京务工的家乡人找到理想的工作,他根据技术特长和各企业的实际情况,在经过必要的培训后,尽可能地多安排老乡在自己的企业工作。目前,万泉党总支部及所属的五个党支部所在的企业共安排1000多名家乡人就业,有效解决了在京务工人员的就业难问题,还培训技术人员300余人。

在企业发展的同时,徐茂海致富不忘家乡。2004年7月,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2006年6月担任晏河乡党委驻北京万泉公司党支部书记,2008年9月担任光山县驻京党委副书记。驻京党总支部成立以来,徐茂海带领驻京党总支部全体党员倡议发起了公益募捐活动,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上,号召广大在京党员及光山籍成功人士为家乡失学儿童、孤寡老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献爱心,受到群众的好评。

“自信人生三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徐茂海深知自己使命是诚信、开拓和发展。如今的徐茂海正以一名新时代党员的姿态,满怀着热爱家乡和对家乡人民血浓于水的深厚感情,怀着梦想和希望,带领万泉公司乘风破浪,扬帆向前,不断取得新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