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姚广义)2月5日下午,信阳日报社党委召开全体人员大会,回顾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表彰先进,对新的一年总体工作进行部署。令全社人员兴奋的是,2009年,本报社推出的多个专题报道得到省、市领导的肯定。

试验区建设专题宣传报道,得到省委领导的肯定,并被通报全省予以表彰推广。去年4月22日,省委、省政府确定信阳市为“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后,本报在4月24日以超大字体和一个整版的篇幅报道了这一重大新闻,其强烈的震撼性和视觉冲击力在信阳日报的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同时,本报抓住这个契机,积极探索提升报纸影响力的新途径,加大新闻策划和宣传报道力度。一年来,本报关于“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方面的宣传报道,除上述系列解读专题外,还有系列评论员文章、系列典型报道、系列专访报道、系列动态报道、理论探索专题报道、观点摘要专题报道等6大系列报道,得到了省委主要领导的肯定。省委宣传部在通报肯定本报这一做法时说,这些系列报道,体裁多样,形式灵活,浓墨重彩,影响力强,有力地配合、服务了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发挥了地方党报应有的舆论引导作用。

“禁酒令”专题报道得到了《河南报刊审读》的好评。去年2月6日下午,市委召开市纪委全会,会议临时增加了一项内容,市委干部作风建设督察组的督察员手拿酒精测试仪于会前逐人测试,结果与会的327人没有发现一人中午饮酒。一直跟踪报道此事的本报记者捕捉到这一信息后,除按规定完成会议报道外,会议的次日在一版显著位置及时刊发了《没被吹响的酒精测试仪》,2月9日、2月11日又在一版先后推出了《“吹不响”的自豪》、《“酒精考验”的人》两篇评论文章,用事实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信阳市“禁酒令”已经得到了较好执行。《河南报刊审读》通报认为,《信阳日报》刊发的这组报道,不仅写作角度把握比较好,采用宣传形式比较灵活,而且时机掌握也好,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茶文化节专题报道得到市领导的肯定。在宣传中国茶都——信阳第十七届茶文化节暨第二届全国名优茶博览会中,本报精心策划,科学组织,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营造了热烈而浓厚的舆论氛围。在2009年4月29日开幕式报道中,本报消息、言论、通讯、图片等,各种体裁一应俱全,从不同角度对开幕式盛况进行了报道,使广大读者对开幕式有一个全方位、立体式的感受。在做好茶文化节动态宣传的同时,本报重点做好有关茶文化节主题方面的策划报道工作,推出“迎茶文化节 看浉河变迁”系列报道、“喜迎茶节特稿”专题,特别是精心组织推出的茶文化节特刊,全面反映了信阳茶乡经济社会发生的可喜变化。市领导对此予以高度评价,认为该报道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可读性强,影响力大。市委宣传部发文称赞本报为中国茶都——信阳第十七届茶文化节暨第二届全国名优茶博览会隆重召开营造了热烈而浓厚的舆论氛围。

除此之外,本报还推出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专题、“回眸2008 看魅力信阳”专题、“聚焦春运”专题、“快速行动 抗旱保苗”专题以及“中国十佳宜居城市”、“信阳现象”、精彩固始、精彩平桥和六城联创、科学发展观、“讲、树、促”活动等专题报道。这些专题报道主题鲜明,重点突出,引导力强,都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好评,在广大受众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