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将近,葡萄酒成为众多消费者必选的健康礼品,洋酒也成为许多“崇洋”消费者的选择。鉴于近几年洋酒屡次出现的质量问题,近日中国海关总署就洋酒质量问题再次发出预警。如何防止“被忽悠”呢?
很多消费者认为,国外葡萄酒历史悠久,品质好,但事实并非如此,进口葡萄酒屡现质量问题。据海关负责人介绍,多数国内葡萄酒进口商将原汁运到国内灌装,这样品质很难保证,或者低价买进劣质的瓶装进口酒,以次充好。这些劣质葡萄酒大多因为不符合原产地质量标准而被淘汰,通常被用于佐餐调料,价格十分低廉,被业内称为“垃圾酒”。这些劣质洋酒会对饮用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原装进口”成洋酒的金字招牌,很多红酒都在标签上标明“原装进口”来吸引消费者。实际上,在进口的红酒品牌中大多数则是进口原料,在国内分装,大多数品牌都以此为噱头来吸引顾客。
目前,市场上进口葡萄酒的价格是否是真实价值的反映呢,是不是高价就等于好酒呢?有业内人士认为,很多进口葡萄酒价格的“虚高”已经是行业公认的。进口到中国加上全部清关费用,成本不超过20元,但零售价格要300多元,这样的一瓶红酒从经销商到商场,价格大概能翻5倍至20倍。即便除去关税等因素,这些酒的价格早已经脱离了价值层面,高价格带来的不一定是好酒。“所以对于同样价格的酒,我宁愿推荐消费者购买国产酒,而不是选择杂牌进口葡萄酒,不是说进口葡萄酒的质量就一定不好,而是国产酒的价格更接近价值。”资深专家如是建议。“例如特选级张裕解百纳干红葡萄酒出口欧盟14个国家,在欧盟的零售价为15欧元,约相当于人民币150元,属于中高档葡萄酒级别,同样品质的张裕解百纳葡萄酒在中国市场的零售价格为130元左右,应该说是货真价实。”
(王 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