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方 刚)罗山县教育系统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深入查找突出问题,科学制定整改方案,大胆创新发展机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该县教育系统一是创新均衡发展机制。在成功创建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效显著单位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机制,均衡配置公共义务教育资源,加强农村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建设,努力缩小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差距,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二是创新考核评价机制。进一步完善学校领导干部考核评价制度,通过调查问卷、座谈、查看工作实绩等方式对全县中小学领导班子进行了全面考核。进一步完善教师评价制度,采取领导、同事、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方式,对广大教师进行考核评价,并建立了教师评价档案。进一步完善学生考核评价制度,全面实行学生综合素质评定,杜绝了以分数评价片面学生的做法。三是创新职教发展机制。大力实施职教攻坚计划。实施县中等职业学校扩建工程,实行“公办民助、公办为主”的办学模式,学校建成后规模达120个班,可同时容纳6000名学生。不断完善中等职业教育多元化办学模式,建立覆盖全县城乡的职业教育与培训网络,不提高职业学校规模效益。四是创新队伍建设机制。公开招聘教师,合理配置师资力量;完善和调整农村学校编制,加强学校岗位设置管理;加大县城学校教师相互交流力度,将优势学校的教师适当向薄弱学校流动;落实绩效工资制度,提高边远学校教师待遇;严格教师离岗管理,坚决处理在职不在岗教师;加强了校长履行职责的监控和管理。四是创新德育工作机制。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完善德育工作网络,在学科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德育教育,推进校园文化建设,规范学生日常行为,加强民主法制、理想信念和“三理”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充分利用当地红色资源和其他自然、人文资源,对学生开展热爱祖国、热爱家乡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