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刘建文 刘泽军 吴孔玉)在省高院开展的“万名法官回访万名当事人”活动中,我市法院系统迅速行动,举全市千名法官之力,充分倾听群众诉求,着力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把便民、利民、惠民的措施落到实处。截至目前,全市法院共组织近千名法官回访当事人1280名,其中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所占比例达到10%,超额完成预期回访1013名当事人的目标任务。

多措并举保证回访活动顺利开展。一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市中级法院党组把回访活动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亲自挂帅,要求全市法院充分认识到开展此次活动是求司法为民良策之必需、是行司法为民德政之使然,意义重大。二是制定方案,精心安排。全市两级法院及时研究制定活动方案,明确回访对象,确定回访方式方法,提出回访的具体要求,确保活动顺利进行。三是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市中级法院对回访活动开展情况三天一总结、三天一通报、三天一抽查,督促回访法官认真开展回访。市中级法院党组全体成员、各县区法院院长亲自带队走访当事人,了解当事人的需求,送去人民法院的关怀。四是搞好宣传,营造氛围。通过召开基层组织负责人、群众代表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宣传开展回访活动的重大意义,同时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宣传开展回访活动的目的、做法及取得的成效,引导活动健康顺利开展。

回访活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是为困难当事人解决实际困难,让当事人切实感受到司法人文关怀。在走访的同时,为困难当事人送去棉衣、棉被、粮油等用品,并为尹某等3名特别困难的当事人送去救助金和捐款23万余元,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得到群众的好评。二是拉近了法院干警与人民群众的距离,进一步提高了司法为民的工作能力。法官在回访中,坦诚和当事人进行沟通,真诚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走访破产企业时,主动出点子、想办法,提供帮助,打消职工疑虑;对败诉方当事人则从法理、情理的角度做好心理疏导和安抚工作,取得当事人的理解。三是通过回访做好判后答疑工作,将信访隐患消匿于未然,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夯实基础。全市法院紧紧抓住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基础性、根本性问题,认真排查信访因素,对三类重点回访对象予以重点关注,特别是群体性、敏感性案件等,将信访因素消匿于萌芽状态,确保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