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专题组
日前,商城县委书记李绍文就示范村建设工作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李绍文说,抓好示范村建设是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的科学方法,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更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必然要求。
李绍文说,商城县抓示范村建设的方法可以概括为“十好工作法”:一是履行职责,当好一个真“村长”。县级领导干部都到示范村当名誉“村长”。抓好每一个示范点,把示范村建设好,是每一个领导干部的职责之一。二是选准干部,配好一个强班子。领导干部到示范村当“村长”,首先要选配好这个村的带头人,把“两委”班子选好配强。有了好的带头人,才能真正在新农村建设中带领群众办成事,才能把村里事情办好。三是规划先行,绘好一张蓝图。推进示范村建设,一定要有一个长远发展规划。这个规划是一个整体发展规划,具体包括新村建设规划,支柱产业、特色产业规划,经济实体、合作经济组织、社会化服务体系规划等。四是调查研究,当好一个智参谋。领导干部当“村长”,既要认为是份内职责,尽力履责,又不能越俎代疱、什么事都去包办。要以我们的学识、见识、水平和能力,通过深入示范村和村干部、群众座谈,帮助他们出主意、想办法、当参谋、搞协调,引导他们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五是宣传动员,换好一个新脑筋。领导干部到示范村当“村长”,要做好宣传,动员群众,教育群众,帮助他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帮助他们冲破思想牢笼,敢于投身市场经济,走上发家致富的道路。六是理清路子,选好一个突破口。一个村到底该怎么发展、发展什么、优势在哪、潜力在哪,要通过调查研究,帮助示范村选准发展路子,理清发展思路,找准发展重点,实行重点突破,带动全面发展。七是确定产业,做好一个硬支撑。县乡加大财政投入,加强硬件建设,使几个村面貌焕然一新,这比较容易。但是,这只是“输血”,不是“造血”。要“造血”,就必须帮助村里发展产业。群众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培育出自己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有了产业支撑,才能实现长年致富、长久发展。八是集思广益,定好一套实措施。把“4+2”工作法结合到“一事一议”里面去,集思广益,研究措施,定好方法,通过合作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市场化运作等途径把村里的事情办好。九是扑下身子,干好一方实在事。领导干部帮助示范村选好了路子,确立了产业,确定了重点,制定了措施,然后就要实实在在干点事,做到定一件事,干成一件事,真正想办法干好、干出成效。十是真见成效,抓好一个示范村。示范村建设的最后落脚点是要见实效,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形成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从而改善农村自然面貌和农民精神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