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的GDP就是最大政绩,要不惜一切代价争取“大干快上”。正是在急功近利的思维主导下,一些地方在不惜抛出各种“优惠政策”,获得巨大成绩的同时,其所付出的环境成本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
“农家饭”、“绿色蔬菜”……但凡久居城里的人,多半会眉飞色舞地表达对有此口福的赞美,甚至还会发出“山沟里,空气好,实在新鲜”的感叹。的确,农村就是空气好,尤其是山乡。如此这般羡慕田园风光,至于为什么“农村空气就是好”呢?却很少有人会去思考。究其原因,窃以为,田园风光纯属自然景致,没有人去游玩、没有人去侍弄、没有人去装扮、没有人去践踏而已。说白了,就是山野村落的COD低,相对城市而言,农村群山满目葱茏,植被较为丰富,河水清澈见底,基本没有受到污染。
所谓COD,即化学耗氧量的英文缩写,常用于评价水体污染程度的综合性指标,反映了水体受到污染的程度。事实上,COD越高,污染越严重,导致水生生物缺氧以至死亡,水质腐败变臭,会对水生生物和人体造成直接伤害。因此,我国始终将COD作为重点控制的水污染物指标,采取了控制源头、集中处理、控制排放等科学发展的举措。国家统计局数据表明,2008年,我国单位GDP能耗较上年下降4.5%。2007年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3.66%,2006年则仅下降1.79%(据新华社)。在河南,2007年单位GDP能耗比上年下降4.11%(2008年8月2日新华社电讯)。
显而易见,党和政府推动经济发展,历来坚持科学发展观,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追求一时的GDP。所谓GDP,是指国内生产总值,常被看成一个国家(地区)经济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GDP与COD是国家或者地区之间节能减排状况的重要参考依据。令人欣喜的是,一直以来,我市高度重视南湾水源地的科学保护。2009年9月25日,第十一届河南省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高票通过了《河南省信阳南湾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这是我省以立法形式保护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一部重要地方性法规,是我市历史上第一个获得省级立法的项目,是信阳法制建设史上重要的里程碑,也是向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上的一份厚礼。从此,市中心城区居民赖以生存的唯一的“大水缸”获得了“尚方宝剑”。
这把“尚方宝剑”,体现了科学发展之要义。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以人为本,坚持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人与自然和谐的环境生态,人与人和谐的社会公平,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相连。那么,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征程上,降低COD、提高GDP,保护环境,节能减排,人人有责!
笔者奉劝饱尝“农家饭”、“绿色蔬菜”的人们,是否也该想一想:作为魅力信阳的景观标志,南湾湖更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源。试问:保护母亲湖、保卫水源地、保持不污染,生长于斯、朝夕相处、休戚与共的你、我、他都做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