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黄 慧
江燕如自2008年4月担任罗山县潘新镇党委书记以来,以一位人民公仆的高度责任感和事业心,带领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紧紧围绕“六大目标”、“八篇文章”,大力发展经济,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从而使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走在全市先进行列。2008年至2009年度,潘新镇先后荣获“河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河南省茶产业明星乡镇”、“省级卫生乡镇”、“河南省维权工作贡献奖”、“市级平安建设先进乡镇”、市级信访工作“四无”乡镇等荣誉,徐寨村被省建设厅命名为“中州新村”,江燕如本人也获得“河南省巾帼建功标兵”、信阳市“优秀市人大代表”等荣誉称号。
忠心耿耿地执行党的路线,是她一以贯之的信念。自江燕如担任潘新镇党委书记以来,她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切实维护党的形象。2009年5月,成立了罗山县薮北茶专业合作社党支部;同年12月成立了罗山县第一个农村党总支——徐寨村党总支,分别在徐寨村土地信用合作社、广东东莞和河北廊坊建立党组织,扩大基层党组织的覆盖面,加强了党对基层组织的领导。同时,她突出培养“双强”型支部书记和“双强”型党员。全镇有11个农村党支部达到“五好”标准,“双强”型党员98名,高标准完成4个农村党组织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任务,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当地经济发展的作用;大力推广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以“学习型”建设为目标,强化党员干部的理论和技能知识学习,保证执行党的路线方针不偏不倚。
诚心诚意为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是她孜孜不倦的追求。 近年来,潘新镇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凸显不足,影响了全镇的窗口形象和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群众盼改善的心情迫切。江燕如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她决定以试验区建设为契机,以六城联创为动力,着力打造城乡一体化联动发展新格局。从上任伊始至今,她多次进县城、赴省城,争项目引资金,先后争取资金900多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北街新村、徐寨新村住房均已投入使用。整合多方资金共200多万元对仙桥村实施整村推进工程:硬化了集镇街道和村组道路、新建了村部和光荣敬老院,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整村推进工作受到市、县表彰。在她的带领下,潘新镇探索并形成了以“新农保、新农合、五保供养、农村低保、救灾救济”为主体、以社会福利、社会互助为补充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新农保”参保率65%,13个行政村新建了高标准卫生室,全镇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达97%;城镇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农村低保覆盖面逐步扩大;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到50%。改造了集镇破损路灯线网,亮化了潘新街道;高标准建成一个垃圾中转站,配备三辆垃圾清运车;对集镇黄土裸露路面铺设彩砖;补植补栽街道绿化带,并进行高标准围穴,美化了集镇环境;创省卫工作顺利通过检查验收。全镇已有徐寨、祁家、潘新、李桥、岳城等6个村实施了安全饮水工程,受益群众有4000多户,14000余人。镇文化活动中心的建成和投入使用,提升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生活品位。
热心周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是她躬身为民、情系民生的真实体验。自担任镇党委书记以来,江燕如多次深入到村组、田间地头,实地了解群众的困难。针对群众普遍反映交通出行难、农田水利设施落后、学生住宿就餐难、卫生医疗条件差等突出问题,在2009年5月至10月份,修通了岳城村至子路镇孟磅村水泥路、岳城村至彭新镇曾店村水泥路、祁家村至彭新镇倒座村、小河村水泥路,打通了潘新4个对外出口,彻底解决了3个乡镇交汇边缘村民行路难的问题。新建潘新中学学生餐厅、学生宿舍楼,极大地改善了当地办学条件,新建潘新卫生院妇产科病房综合楼,并配备了救护车,医疗条件明显得到改善。2009年9月份开始对境内九龙河水库、谈洼水库进行除险加固,缓解了汛期防洪的压力,解决了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用水的困难。建成了郑门冲水库渡口,配套渠系,解决了水库周边老百姓渡河生产难问题。哪里有困难,哪里就会出现她的身影。两年来,她时刻关注着人民的疾苦与哀乐。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她在第一时间组织干部群众为灾区捐款9万多元。2009年,当她得知两位在职村干部身患重病时,积极组织全镇干部职工捐款,并亲自到其家中慰问。
真心实意带领一方群众致富,是她一生追求的最大的目标。多年来,潘新镇群众一直为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犯难。为此,江燕如深入到全镇14个村街进行调研,通过走访,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认为发展茶产业是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主要门路,走合作经济道路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必由之路,开展土地流转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在她的牵头下,2008年,镇党委、镇政府出台了《潘新镇扶持茶产业发展优惠政策》,2009年,制订了《潘新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奖励办法》,调动各类能人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全镇现已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社15个,覆盖农户的比例达45%。省级龙头企业申林公司薮北茶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已发展薮北茶生态示范园12300亩,入社茶农638户,每户年均增收8000元以上,带动临近4个乡镇5个行政村3000多户农民从事茶叶相关产业的生产,省、市领导多次到该公司视察指导工作,2009年10月,她引导薮北茶互助社拿出30多万元支持肖庄村种茶大户郑广种植薮北茶3000亩,充分发挥了资金互助社的帮扶作用;在她的领导下,潘新镇大胆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农用地流转率达37.7%,林地流转率达40.1%,土地流转工作在潘新镇达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效果;全年,她带领镇党政一班人招引4个项目,总投资4000多万元。
细心入微地维护社会稳定,是她执政为民、维护一方平安的理念。自江燕如担任镇党委书记以来,她始终高度重视信访稳定和平安建设工作,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以“事要解决”、“息访罢诉”为目标与各单位签订责任书,调整充实矛盾纠纷调处中心,构建镇、村、组三级排调和维稳工作网络,有力地维护了全镇社会稳定,促进了经济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两年来,共排查出各类矛盾纠纷95起,调解处理95起,调成率100%,9个信访件均得到及时妥善处理并已结案。全镇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较上年分别下降9个和11个百分点。2008年、2009年连续两年,被信阳市人民政府评为信访工作“四无”乡镇。
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上,江燕如都能保持一名优秀公务员的本色,坚持从严要求自己,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以“忠心、诚心、热心、真心、细心”树立了一个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