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周海燕 常 征)由人民网举办的“最受百姓欢迎产茶地”、“百姓信任的产茶地”、“产茶明星”系列评选活动(http://unn.people.com.cn/GB/22220/177119/index.html)日前结束。我市以第2名的投票结果荣获“百姓信任的产茶地”称号。同时获此荣誉的还有福建省安溪县、湖南省石门县、安徽省黄山区、浙江省西湖区4地。
我国的饮茶历史源远流长,陆羽《茶经》云:“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如今,茶已成了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茶叶、咖啡和可可)之一,饮茶成为许多人明目、减肥、利尿、降压、降脂的保健良方。信阳是我国著名茶叶产区,信阳毛尖茶历史久,品质优,是我国传统名茶之一,主产地在信阳西部山区的“五山二潭”(车云山、集云山、连云山、天云山、云雾山及黑龙潭和白龙潭),其中尤以车云山出产的茶叶品质最佳。车云山一带群山逶迤,奇峰高耸,溪流遍布,常年云遮雾罩,土层深厚肥沃,湿度很大,形成了信阳毛尖茶芽肥壮、柔软细嫩、叶质不易老硬等特色。
“信阳毛尖茶的名茶地位啥时也动摇不了!”车云山的茶商席本刚说,信阳毛尖茶参展,哪一回落过空?抱回来的金牌数都数不过来!近年来,我市大力发展茶产业,面积突破100万亩,年产干茶2000万公斤,茶叶综合产值20亿元。信阳毛尖茶以其鲜叶采摘期和质量,分为珍品、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信阳毛尖茶国家标准》指导着选苗、栽培、采摘,规范了生产、加工和销售,维护了信阳毛尖茶的声誉和消费者的权益,进一步提升了信阳毛尖茶的品质,增强了信阳毛尖茶的竞争力。
目前,我市有133个乡镇、1245个行政村产茶,拥有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8家,中国茶行业百强企业3家,中国名牌农产品3个,河南省名牌农产品5个,中国驰名商标1个,省级著名商标9个,市级知名商标18个,现有茶农95万人,茶业从业人员超过100万人。茶叶生产专业村的种茶收入占农民收入的90%以上,茶产业成为信阳山区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是富民强市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2006年,市委、市政府研究确定了“十一五”茶产业发展规划纲要,出台了一系列茶产业发展的政策意见,提出到2010年全市茶园发展到140万亩,实现茶叶总产值60亿元,茶农年均收入3000元以上,实现由茶资源大市向茶产业强市的跨越,进而把信阳打造成中国茶都。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以信阳毛尖为载体,信阳成功举办了17届茶文化节,有力地带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本次评选活动自2009年12月18日至2010年1月18日,参评单位涉及全国44个产茶地(包括上世纪50年代产生的全国“十大名茶”),评选结果由人民网网友根据各参评单位所产名茶、上年所获荣誉称号以及自己平时的消费感受等,进行综合考量,通过网上投票选出。共有近20万名网友参与了此次投票活动。
【相关链接】
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信阳毛尖茶一举夺得金奖;1958年,国家商业部组织国内知名专家,评出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信阳毛尖、六安瓜片、祁门红茶、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君山银针、都匀毛尖全国十大名茶;1982年、1986年信阳毛尖茶被评为部级优质产品,荣获全国名茶称号;1990年,信阳毛尖茶在全国绿茶评比中,以最高分获得中国质量奖金奖;1991年,在杭州国际茶文化节上,信阳毛尖茶被授予“中国茶文化名茶”称号;1999年信阳毛尖茶获得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金奖;在2007中国(郑州)国际茶业博览会上,信阳毛尖茶一举夺得“茶王”称号,同时我市7家企业的产品获得“中原茶叶畅销品牌”称号;2007年11月,在世界绿茶大会上,信阳选送的21个茶样全部获奖,夺得最高金奖6个,金奖10个,银奖5个,蜚声海内外;在2008中国(澳门)国际茶业博览会上,信阳有13家茶企业入选最受港澳茶客欢迎的中国茶品牌。
【记者点评】
北京喜讯到信阳。欣闻信阳又获得“百姓信任的产茶地”荣誉称号,我市百万茶农无不奔走相告,欢呼雀跃。
从万国博览会到新中国成立后,无论是官方,还是各类茶叶协会组织举办的“名茶”评选活动,尽管标准不同、地域不同、结果不同,加之消费者口味习惯不一,但信阳毛尖茶都以其无与伦比的魅力,引来世人的瞩目。“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消费者认可就是最硬的“标准”。目前,社会上出现多个“十大名茶”的版本,标准不同,结果不一。对此,有专家认为,信阳毛尖茶是入选“十大名茶”最早的名茶之一,当年的评选较为注重茶叶的质量和品质,而目前的众多评选活动更加市场化,对品牌包装、文化等方面更侧重一些。没有吆喝、没有运作、没有招呼、没有宣传,这是消费者的普遍青睐,这是网民的一致认可,这是百姓的共同期待,这是信阳茶的魅力所在!
其实,结果并不重要,关键看“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市场,就是消费者的认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