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协调管理等10大机制,认真落实省“三税”征收返还政策,增强产业集聚区自我发展和积累能力。加强自主创新平台建设,重点扶持一批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研发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建设,开展创新型产业集聚区试点培育,力争我市今年有1个产业集聚区成为省级创新型产业集聚区。认真落实招商引资项目择地落户产业集聚区的利益分成和税收分享政策,促进产业有效集聚。建立考评激励机制,推动产业集聚区加快建设和发展,确保每个产业集聚区都能通过省里年度考核验收。

四是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大力实施“现代城镇体系建设工程”,加强中心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增强辐射带动功能,确保城镇化率达到36%左右。一要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坚持新区建设和老城改造并重,大力推进信阳中心城区建设,突出抓好北湖风景区、石武高铁信阳站区、老车站北区等重点片区建设,有序推进浉河两岸、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继续做大做强县城,增强对农民的吸纳能力,力争2010年年底,固始、潢川县城规模和经济总量实现新的突破,其他各个县城新增人口5%以上。加强中心集镇建设,积极培育一批商贸强镇和旅游名镇。完善实施“千村百镇”规划,因地制宜建设一批规划合理、设施完善、功能配套的中心村。二要提升城镇建设管理水平。积极推进“准市政债”发行工作,多方筹措城市建设资金,统筹完善城市道路、供电、供水、排水、污水处理、燃气、环卫、园林等基础设施,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继续深入开展“六城联创”,整合城市管理资源,完善管理长效机制,加强精细化管理,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三要完善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围绕融入京广、京九“两纵”经济带和郑州、武汉、合肥大都市“一小时经济圈”,打造中心城区至各县城“一小时交通圈”、县城至各乡镇“半小时交通圈”,编制完成市域综合交通规划,加强公路、航空、航运建设,优化布局,尽快形成内外衔接、城乡互通、纵横交错、高效快捷的现代综合交通网络。重点抓好罗阜高速息县至淮滨段、固始至淮滨高速公路连接线和淮河航运项目建设,构建立体交通体系。四要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积极开展城乡一体化改革试点,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农民工在城镇就业和生活问题。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实现农民工在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购及社会保障等方面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使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