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陈 伟)近年来,息县张陶中学针对农村中学学生的特点,创新学校德育工作机制,从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收到了理想的效果,受到学生及家长的好评。
引入竞争,激发兴趣。初中生争强好胜,荣誉观念强,在对他们进行品德教育时,要针对这些特点,找准切入点,通过引入竞争机制,激发学生的荣誉感和参与兴趣,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本着这一思想,该校组织了多项活动,如“星级班级”评选,分为纪律、卫生、寝室三部分,进行量化,每月一评比,得分为年级前两名的授予“星级班级”称号。
树立榜样,宣传典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善于模仿,喜欢追星,根据这一特点,该校在全校开展“班级之星”评选活动:以班为单位从学习、品德、交往等方面评出本班的“班级之星”,然后在校宣传栏内举办“风采展”;对“班级之星”进行采访,写成通讯稿件,在校园广播进行宣传报道。这项活动的开展在全校树立了学生学习的榜样,被评上的同学获得了荣誉,其他学生也有了学习的对象和奋斗的目标。
挖掘优点,张扬长处。德育的首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使每位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闪光点,促使其形成健全的人格。该校在全校开展了“班级之最”评选活动:每个班级每一月评出本班的“班级之最”(包括:最爱学习的学生、最爱发言的学生、最爱读书的学生、最爱写作的学生、最遵守纪律的学生、最讲文明的学生、最爱助人为乐的学生、最爱劳动的学生、最讲卫生的学生、最负责任的班干部等) ,每月评选的结果都在学校宣传栏内展出。这项活动的经常性开展 ,产生了持久而广泛的良好影响,达到了教育学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