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综合交通体系方面,重点实施明港机场、石武高铁、宁西铁路复线、京港澳高速驻马店至信阳段扩宽改造等27个重大项目,力争全年完成投资85亿元以上;能源方面,开工建设西气东输二线信阳段管道工程、华能平桥电厂2×300MW热电联产、潢川2×300MW热电联产、新县大别山风电场等重大项目,加快核电、五岳抽水蓄能电站前期工作,力争全年完成投资18亿元以上,风电总装机10.54万千瓦;社会事业方面,加快推进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建设,开工建设市体育中心等50个重大项目,力争全年完成投资26亿元以上。

继续提高消费带动发展的水平

着力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全面落实国家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支持“三农”、企业最低工资制度等政策措施,按时足额发放惠农补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优抚、五保户供养等资金,推进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等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逐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和保障水平。

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加快宽带网络和农村信息化建设,推进三网融合,促进信息消费;发挥综合交通运输枢纽优势,编制完成信阳物流中心规划,加快金牛山物流园区、京港澳沪陕高速交通枢纽物流园区和潢川经济开发区铁路综合物流港三大物流园区建设,实施一批重大物流项目,加快建设现代商贸物流中心;大力实施旅游立市发展战略,加强与港中旅等战略投资者的合作,推进河南省鸡公山文化旅游综合开发试验区建设,做好鸡公山国际茶文化论坛的筹备组织工作,带动南湾湖、灵山寺等景区同步发展,加快建设生态和文化旅游中心。

着力推进文化改革试验区建设,全面完成红色旅游重点景区建设任务。积极拓展金融、健身、培训、家政、养老、中介等服务领域,大力开发新型业态,扩大消费需求。

加强和改善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落实完善刺激消费政策。实施“万村千乡工程”、“双百市场工程”和“农超对接”,抓好社区商业、早餐放心工程和农贸市场建设,做好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工作,落实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加强市场监管,增加有效供给,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市场物价,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继续扩大出口拉动发展的规模

落实国家鼓励出口的政策措施。抓住国际国内经济企稳回升和外部需求回暖机遇,最大限度地支持全市25户重点出口企业、3户重点进口企业拓展对外贸易领域和空间,力争进出口总额上一个大的台阶。

优化出口的商品结构。全面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和机电产品出口推进计划,重点培育3个出口超1000万美元、5个出口超500万美元和10个出口超100万美元的品牌商品。

积极培育出口基地。依托资源和产业优势,建设一批特色明显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出口基地,不断扩大畜禽、柳编、茶叶、水产等农副产品出口规模,力促尽早设立信阳海关,支持和帮助企业扩大自营出口。

一以贯之节能减排科学发展

强化节能减排。突出抓好重点能耗企业的节能工作,推动非电行业脱硫治理。积极开展污染治理和清洁生产工作,削减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把腾出的环境容量优先配置给重点行业和优势企业,新上一批资源能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小的项目。

强化土地管理。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科学规划城镇建设用地,严控增量,盘活存量,坚持依法供地,严禁违法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益。继续开展土地“六项整治”,完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进一步加强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管理,确保重点建设用地。

强化生态建设。继续加强重点流域、重点区域、重点行业污染综合整治,认真施行《河南省信阳南湾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全面推进县城、建制镇饮用水源地综合治理。着力引进节能环保产业,推广绿色照明工程,建设一批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文明村。实施第二轮城市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中水回用、污水处置、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继续推进林业生态市建设,发展碳汇林业。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面向虎虎生风的2010年,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围绕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认真研究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充分运用好各项政策,结合实际,扎扎实实,抓住经济工作的牛鼻子,进一步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基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进而夺取应对危机的全面胜利,全面完成“十一五”各项目标任务,为“十二五”发展奠定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