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富

“雷锋哪里去了?”一个又一个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残酷地刺激着每一个人的神经,使得我们在自责的同时,也在责问世人。

为何如此深切地怀念雷锋?为何如此焦虑地寻找雷锋?因为,雷锋的代名词是好人,好人乐做好事;雷锋的精神是大爱,温暖着每一个人;雷锋的灵魂是真诚,让人们深信世界上充满了爱!然而,在这个为了工作和生活而四处奔波的现实里,雷锋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野,雷锋精神渐渐地被挤出了灵魂的领地,雷锋的大爱渐渐地失去了真诚的支撑,诚信危机渐渐地蔓延开来。于是,在失去雷锋的同时,全社会开始寻找雷锋!因为,没有了雷锋,虽然经济秩序日益向好,但精神价值却日益折损。

据媒体报道,1月8日下午4时许,一位85岁的老人在杭州市街头上不慎跌倒,躺在地上近20分钟,临街商铺和街上众多围观者,无一人主动上前将老人扶起,“怕扶他起来还要负责任,赔钱。”其中有一名中年男子想上去扶他,旁边一名妇女大声斥骂,不让他扶。这女的说,怕老人万一有事,责任赖到他们身上,就说不清了。“我们都围过去看了,但是没有人敢碰他,我们也有顾虑,怕把他扶起来以后,他的家人会来找麻烦,叫我们负责任。前几天新闻也报道了,一个小伙子扶了一个老太太,法院判他赔了7万多。”边上一家餐厅的老板娘说。餐厅服务员说,当时他也想把老人扶进店里休息一下,“但是老板娘让我千万别乱碰,我就只好脱下自己的衣服给他盖上,免得他冻着。”路面冰凉,有人拿来一叠报纸,垫在老人头下。还有人打120、110的电话,“除此之外,众多围观者里,几乎无人再为老人做点什么。”最终,赶来的110民警把老人带走了。对此,有网友评论说: 如果遇见了这样的事,你是帮还是不帮?好一个平实但又尖锐的反问,从工业化的现在一直追问到2000多年前的一个古老话题:仁爱、诚信和道德!笔者想,每一个人都会扪心自问同一个问题的。

追问归追问,现实里却不敢做。而想做又不敢做的理由是残酷的现实“教育”了人们。2006年11月20日上午,南京市民徐寿兰老太太在某公交车站等车,据其称被正在下车的市民彭宇撞倒,而彭宇则称下车时见老人摔倒,所以扶至旁边,并且在其亲属到来以后一起送该老人到医院,还垫付了200元的医药费。2007年1月4日,徐老太将彭宇告上了法庭。2007年9月3日,判决的结果是彭宇应赔偿40%的费用计45876.36元。根据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法院的推理,彭宇送徐老太上医院的行为“纯属做贼心虚”。可叹啊!一个南京彭宇案,“让中国道德水平倒退30年”。

令人欣慰的是,在芸芸众生中,我们还是看到了一些雷锋的身影。“服务员拾金不昧,万元现金完璧归赵”(见《信阳日报》2010年1月1日6版)。据记者报道,服务员是在清理客人退房后的房间时,发现了装有现金和证件的皮包的,该服务员并没有据为己有,而是交到了酒店客服中心。平常人做的平常事,却现出了不平凡的精神。这个精神,就是雷锋精神的活现;这个精神,就是道德价值的支撑!这无疑为雷锋身影淡出人们的视线后,增添了一抹艳丽的亮色!而这,也许是新的一天中来自地平线的曙光,循着这一抹曙光作为起点,面带仁爱和诚信的微笑出发,我们共同去寻找新时的代雷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