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雪峰
今日之信阳,景象万千:新区新、老城靓、城乡美、人气旺。群众高兴地说,生活在信阳,真是处处有个好环境,天天有个好心情,人人有个好身体。
今日之信阳,山清水秀、政通人和,人在画中,其乐融融。市委书记王铁在写给曾在信阳生活多年的洛阳市民倪兰兴的一封回信中说:“六城联创是我们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次长征。5年了,一路走来,我们很累很苦,但我们觉得值!因为我们让老百姓分享到了建设成果。”
数九严寒中,一个令信阳人精神为之一振的消息从日前召开的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传来:2010年,全市将继续深入开展六城联创,整合城市管理资源,完善管理长效机制,加强精细化管理,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这是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省委书记卢展工关于“重在持续”的讲话精神,更坚定、更深入地抓六城联创而发出的号令,同时也是六城联创最大的受益者——全市人民的共同期待。
人们在展望未来、对新的一年充满希望的同时,不会忘记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我们瞄准“六创”目标,全力以赴打好攻坚战、决胜战。市级领导带头创建,各级各部门密切协作,广大干部群众踊跃参与,六城联创高潮迭起、好戏连台:改造后的老城焕然一新,整治背街小巷140多条,新增绿地120万平方米;治理后的浉河焕发生机,环湖大道笔直通畅,两岸游园星罗棋布,跨河大道各具特色,成为市中心城区一条带状开放公园;新区建设快马加鞭,已累计投资60多亿元,建成道路67公里,新增城区面积12.5平方公里,并举行了百花园试开园仪式;县乡创建热火朝天,一大批乡镇旧貌换新颜,新创红旗乡镇、办事处20多个,新县又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县城。
可以说,六城联创创美了环境、创硬了作风、创齐了人心、创出了效益,上级领导频频莅临,投资客商结伴而来,各项荣誉接踵而至。国家级园林城市、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已顺利通过验收,并意外收获中国十佳宜居城市、中国创业之城和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20强等多项殊荣。
六城联创让信阳活力迸发、魅力无限。
连续多年的六城联创,硕果满枝,来之不易,但巩固创建成果更不容易。君不见,那些乱停乱放、乱翻乱行、乱贴乱画、乱扔乱倒、乱摆乱占等城市顽症,在集中整治之后,稍一松劲,就会反弹。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巩固创建成果需要人人参与,打一场持久战,形成巩固创建成果的强大声势和群体行动,形成习惯、形成风气。
我市多年的创建实践证明,在六城联创工作中,要主动顺应人民群众对环境、生活、精神的追求不断提高的趋势,丰富创建内容,提升城市品位。为此,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0年,在市中心城区将继续推进老城区改造,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抓好背街小巷整治,尤其要加大城乡结合部、城中村以及破产企业办公区、家属区创建力度;新城区要按科学发展示范区的建设标准,抓紧建设。尤其是百花园区域、招商大厦区域、教育园区、高铁车站站前广场等关键节点,要建设成为精品,打造城市地标。
有关创建专家也提出,在今后的创建工作中,要着力提高县城创建标准,树立县城也是城市的观念,用城市的标准建设县城、管理县城,惟此,才能增强县城的承载功能和带动功能。就乡镇创建而言,其着力点要切实解决基础设施落后,不完善、不配套的突出问题,加强集贸市场管理,持续整治环境卫生,争取使更多的乡镇成为国家级或者省级文明乡镇、生态乡镇。
经过多年的创建实践,我市已形成了许多好的做法、好的经验,比如领导带头当“路长”、当“场长”、当“园长”,比如一个牵头单位加上几个责任单位搞创建,比如市、县、乡三级联动、共同创建等等,都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对此,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在对这些做法和经验加以肯定的同时,要求有关部门对这些做法和经验加以整理、加以完善,形成机制、形成制度。要靠制度把突击行动、集中行动转变为常态行动、持续行动。
六城联创改善了城镇环境,提升了信阳形象,营造了优良的发展环境。让我们每一位信阳人,在享受创建成果的同时,积极行动起来,投身于开展六城联创、建设魅力信阳的伟大事业中来,不停顿、不变向,用我们勤劳的双手创造更加美好、幸福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