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常 征 特约记者 余 涛)近年来,我市以“三级联创”为龙头,以“双强工程”为抓手,以“三大工程”为载体,大力实施“大学生村干部”计划,积极创办“党员活动中心”,着力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生机与活力,为农村改革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目前,全市在专业合作组织、“两新”组织、外出务工集中地共建立了党委26个、党总支30个、党支部968个,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1368名。
为了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全市各级党委采取单独建、挂靠建、联合建等多种形式在符合条件的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产业链、非公企业、新社会组织和外出务工人员集中地建立了党组织。浉河区根据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的特点和产业发展的需要,积极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形式,通过升格村党支部为党总支,强村弱村联建党总支,依托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组建跨行政村的合作社(协会)党支部,在龙头企业带动的产业链上建党支部等多种途径,先后成立村级党总支9个,新建合作社(协会)党支部23个,调整党小组113个,初步建立起以行政村党总支(支部)为主体,合作社党支部为骨干,产业党小组为基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体系,有力地推动了试验区建设。
自2009年6月以来,全市3034个行政村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解决了土地流转、集体资产处置、村组建设规划、土地征用补偿等方面的热点、难点问题1万多个,并结合实际建立健全民主管理的体制机制,夯实了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提高了农村基层民主管理水平,全市广大农村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和谐局面。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让农村干部有“干头”、有“想头”、有“奔头”,是农村留住人才的关键。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激发了干部创业热情。在试验区建设的战场上,全市各级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带动村委会、共青团、妇联等基层组织建设得愈来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