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道金

据新华每日电讯1月11日报道,广东省韶关市公安局原局长叶树养贪腐案近日由广东省河源市检察院向当地法院提起公诉。

叶树养从1988年在广东省新丰县任政法委书记兼公安局党委书记收受第一笔走私进口汽车的贿赂开始,至2008年因收受巨额贿赂东窗事发为止,涉嫌受贿人民币、港币1800多万元,另有人民币1600多万元巨额财产来源不明。这样的受贿额在官员腐败领域已是小巫见大巫。

说到叶局长收贿途径:无外乎五个“利用”——一是利用职权为黄、赌、毒犯罪和违法活动充当保护伞。二是利用职权在工程建设上为包工头牟取利益。三是利用职权及职务影响为矿山老板牟取利益。四是利用职权干预司法机关案件的处理,为犯罪分子开脱罪责,从而牟取利益。五是利用职权安排人事牟取利益。当今中国大凡贪官无不如此。

叶树养受贿额巨大,以及五个收贿途径并不让人感到新鲜,在官员贪腐案例中已经没有新闻意义。新鲜就新鲜在叶树养收贿是讲“五项原则”的。和一般贪官不同的是,叶树养深谙“双赢”之道,贪腐手法颇有创新意义。在权钱交易中,他并没有强讨、硬要,而是采用互惠、守株待兔的方式,甚至还总结出一套“五不原则”,即不主动索要钱财、不办事不收钱、不催讨该给还没给的钱、不讨价还价、不嫌弃送多少钱。各位看官,在叶贪官这里行贿完全是自愿,这样收贿是不是很人道、很温柔啊?

叶树养创新的这种收贿手法,在他一系列权钱交易过程中屡试不爽。“收贿五原则”让行贿受贿双方的心态得到平衡,避免产生反感和出现摩擦,使行贿受贿更不易暴露。叶树养娴熟运用此法,稳坐钓鱼台,行贿的“鱼儿”愿者上钩,不仅20年不倒,反而官越做越大。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由于叶树养深谙贪腐之道,还当上了惩防腐败体系建设考核工作组组长。

由此案看来,贪官受贿额越来越大,贪官越查越多,实在不是纪检监察部门和政法部门不努力,而是贪官太多、太狡猾!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叶贪官的“收贿五原则”为纪检监察部门和政法部门查处腐败案件增加了难度,它从反面提醒我们,反腐需要打防并举,关键在于铲除腐败的温床。堵住官员利用的五个权力渠道应对贪官的“收贿五原则”,是从源头治理腐败的要略。官员贪腐的钓钩上没有了“鱼饵”,还有行贿的“鱼儿”吃裸钩吗?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我们坚定相信,再狡猾的狐狸也斗不过好猎手。叶树养就是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