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科教新闻部
金融危机之下的这个冬天,有点儿冷。然而,风暴过后,打在热爱生活、不倦奋斗的你我脸上的,依然会是灿烂的阳光。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可见,科教事业在国民生活和社会事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刚刚过去的一年,信阳科教事业所取得的成就,让我们有理由感到振奋。
这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教育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全市教育系统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目标,锐意改革,奋力创新,全面完成了市委、市政府和上级教育部门交给的目标任务,各级各类教育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其中,市教育局全年获得市以上表彰35次,其中国家级表彰1次,省级表彰26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市深入贯彻《义务教育法》,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市小学入学率为100%,初中入学率达到99.85%;普通高中教育质量连续5年居全省领先地位,本科进线率连续5年居全省前3位。
这一年,全市科技系统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发挥聪明才智,通过努力拼搏,喜获省科技进步奖励项目7项,其中二等奖1项,三等奖6项,且连续3年都有7个项目获省科技进步奖。截至2009年10月底,全市专利申请量已达193件,专利授权量103件。全市10个县(区)均已通过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其中固始、潢川、商城、平桥等4县(区)荣获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县称号,标志着我市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全市争取国家和省级科技项目46项,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得到明显增强,5名科技特派员获得国家表彰。
岁月如歌,时光如梭,自2004年信阳日报·科教周刊创刊至今,转眼间,6年的光阴已然如水般在指尖划过。迎着新年的春光,迎着广大读者、广大科教界领导、同仁、朋友热切关注的目光,本报科教新闻部通过此次改版,决心在新的一年里,以新的理念、新的面貌、新的风格,全力服务于信阳科教事业,为科教兴市战略鼓与呼,为全市科教事业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并争做科教宣传的“排头兵”。
如读者朋友已经看到的,本报科学教育专版每周周四出版,从原来的第6版提至第5版,从黑白版变成彩版。版序提升一位,意味着她离读者朋友的距离更近了;彩妆打扮,则希望她更可观、可读,变得更吸引人,更富有魅力。此外,作为日报科学教育版的有益补充,信阳晚报今年同时开设科学教育新闻版,每周周一出版,这样,就进一步拓宽了我市科学教育宣传的主阵地。此次改版,日报、晚报两个新的专版,将开设“科教视点”(对我市科学、教育界重要成就、重大事件等进行重点观察、解读)、“科教撷芳”(精短科教新闻汇编)、“青青校园”(学生优秀习作选登)等特色专栏,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全市科教事业和广大科教系统的读者。各位读者朋友如有宝贵意见和建议,欢迎及时向本报科教新闻部反馈,我们感谢所有关注、支持信阳科教事业,关心并喜爱本报科教新闻的领导和朋友们。
冬天过后,必将是又一个春天,而新年钟声的敲响,为我们带来了新春的气息。在新的一年里,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信阳科学教育事业必将迎来又一个温暖明媚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