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专题组

寒凝大地,记者走进新县,所到之处,感受到的是新农村建设的热潮,看到的是农民兄弟脸上幸福的笑容,听到的是他们快乐的心声,再也见不到过去农闲时的散漫和无聊。

新县县委书记詹玉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定。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础扎实,坚如磐石。自信阳市被确定为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以来,新县发扬敢闯敢干、艰苦创业的精神,抢抓机遇,高定标杆,以思想大解放促进新农村建设。”

詹玉锋介绍,新县境内“八山一水一分田”,山多田地少,独立经营难成规模,于是就在加快土地流转经营上做文章,以农村“五权”的确权、流转作为农村改革的重要抓手,出台系列政策,引导土地流转。建成了覆盖全县的县、乡两级农村产权流转服务中心,部分行政村建立了土地流转服务站。劳务经济在流转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很多回国务工人员参与土地流转。浒湾乡的游围孜村通过出国务工人员牵线,吸引日本农场主立松国彦投资130多万元,租种了200多亩土地,种植水稻和蔬菜,日本人成了新县新农民。他所在的游围孜村80%的土地都流转出去了,基本消除了土地撂荒现象。

作为山区县,新县发展林业经济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林权制度改革吸引了各界人士纷纷投资山场,发展特色农业和茶叶、银杏、板栗等林果业,全县吸引资金1.3亿元,流转集体林场1610个,经营林地42.6万亩,林地流转54万亩,逐步形成了布局合理的西部深山区板栗、银杏、小杂果基地,北部浅山区优质用材林基地和东部、南部的茶叶生产基地生态经济林业系统。林果业成为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林业也成为改善生态环境、加快经济发展的阳光产业。

詹玉锋说:“金融不活,农村不活;金融不改,农村难改。正是基于这一认识,新县把金融创新作为农村改革的关键来抓,激活农村金融一池春水。”新县先后出台了《关于县域内金融机构新吸收存款用于当地贷款奖惩办法》等金融纲领性文件,全县农村金融创新工作取得了新突破。新县九龙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已经挂牌开业。新县农村信用联社在全省首家获得中国银监会批准筹建农村商业银行,成立了新县发展投资公司和金源担保有限公司。目前有4家农村资金互助社已投入运行,18家农村资金互助社正在报批。市商业银行也将在新县设立分支机构。新县农行在全市率先开办涉农贷款业务,设立了三农服务站,有3家金融机构在全县全面铺开了农户互保、联保小额贷款业务,各商业银行开办贷款新品种近50个,有效破解了资金难题。

就农业机械化,詹玉锋谈到:“实施农机购置补贴工作是贯彻和落实中央支农惠农政策的重要举措。2009年,新县争取到中央和省级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达370万元,补贴资金已全部落实到位,补贴机械范围包括耕作机械、茶叶机械等十一大类,农民购买机具总额达1171万元,直接带动农民投入农业机械资金800多万元,成立了新县千斤农机专业合作社等8家农机专业合作社,拥有社员近百人,极大地提高了新县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