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B1版)

“天方夜谭”的信息化建设之路

2009年3月,该局党委审时度势,确立了以公安信息化建设为主轴,变革警务机制,提升工作内涵的发展战略。全县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叫响了一个口号:“信息为大,科技为重,技能为先,走出信息化特色强警之路!”该局党委要求全县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以“五个基本”(理念基本确立、设施基本完备、技能基本掌握、采录基本铺开、效能基本凸显)为突破口,奋力开拓,强制入轨,取得信息化建设的胜利。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该局党委在经费十分紧缺的情况下,斥资120万元先后购置电脑210余台,数码相机17台,打印机26台,高性能服务器1套,并建成能容纳30余人的标准化电教室,民警计算机匹配率达到了人均1台。挤出资金60余万元,购置了标准化信息采集仪44台(套)、指纹自动识别终端3台(套),提升了固始刑事犯罪情报信息的采集档次,实现了采集方式从传统到现代、从手工化到微机化的历史性跨越。该局从革新视频会议系统、建立网上公文传递系统入手,依托市公安局的技术资源,成功建成了0A网上办公系统、派出所视频会议系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为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高科技的信息装备离不开高素质的应用主体。陈浩、闫卫国等党委班子成员第一批走进培训课堂,在他们的带动下,全局比、学、赶、帮、超的氛围浓厚。该局先后举办了“技能小教官培训”、“骨干民警专题培训”、“技能欠缺民警强化研修”、“刑侦民警专项业务培训”、“治安信息采录专题培训”等。在去年5月举行的全市技能摸底测试中,固始县公安局取得了全市各县区第一名的优异成绩。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见金。在基础信息采集中,该局民警发扬“泰山压顶不弯腰,滚石上山不退缩”的精神,全年共采录人员信息15755条,DNA信息超额完成总任务的152.5%,达到1220份,录入刑事案件信息3297条,在逃人员信息650条,派出所工作综合信息50000余条,信息采集进度及绝对数均居全市同类县区前列。利用采集的信息,该局网上串并案件158串,网上破案18起(串),通过串并,破获案件640余起,网上作战工作始终动态保持全市首位,初步显现出信息服务实战的卓越成效。《法制日报》、《人民公安报》、《河南日报》等都对该局信息化工作的先进经验进行了报道。

举步维艰的基层基础建设之路

陈浩反复强调:“公安基层基础建设,是公安工作的本和根,离开了公安基层基础建设,公安工作将是无水之源、无本之木”。

该局的旧办公楼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初,坐落于县城闹市区,四周是居民住房,门前是果品市场,出警办案十分不便。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该局党委班子团结一致,全局上下齐心协力,开源节流,克服种种困难,最终使占地33.6亩、建筑面积16000多平方米的全省县级公安机关一流的信息指挥中心大楼于2009年10月18日建成投入使用,极大地改善了该局机关民警的办公条件。

截至2009年10月底,该局投入资金1498.1万元,完成了全县15个无房派出所的新建工程,并全部投入使用。与此同时,该局党委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推进监管场所建设,造价近900万元的全省一流的现代化的拘留所办公楼也于2009年6月10日投入使用。无论是信息化建设的成就,还是一处处新办公点的落成使用,都足以展示固始县公安局党委重视基层基础建设的信心和决心。

全市大力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工作部署以来,该局坚持“警力下沉、警务前移、警民携手、共保平安”的工作理念,建立了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新机制。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积极为各派出所联系落实了警务室办公用房,先后投入30余万元,为全县89个警务室全部配备了电脑,联接了公安网络,安装了警务信息系统,并统一安装了警务室标牌、警民联系箱等,进一步规范了警务室设置。在抓好硬件建设的同时,该局又从局机关抽调89名民警充实到社区和农村警务室,进一步增强了警力配置。在实战中,各警务室民警认真倾听群众呼声,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积极收集并采纳好的防范意见和建议,为促进警民关系的进一步和谐和维护全县社会治安大局的平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坚定不移的政治建警之路

固始县公安局曾先后8次荣获“全省优秀执法单位”称号,并涌现出全市政法系统唯一的一名“杰出青年卫士”陈浩等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英雄辈出不是偶然的,这与固始县公安局狠抓队伍建设,坚持走政治建警之路是密不可分的。

去年3月,陈浩在接受省级新闻媒体记者采访时说:“公安机关的社会功能,不外乎四点:第一,能保一方社会稳定;第二,能保老百姓平安;第三,老百姓一旦发生危难,能得到我们及时有力的救助;第四,能让老百姓办事方便。”

该局把“三项建设”作为2009年的工作重心,坚持以推进公安信息化为载体,以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为重点,以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为支撑,进一步深化“三基”工程建设。大力开展岗位法律法规“一口清”和办公办案“网上通”培训活动,研究制订了《固始县公安局执法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固始县公安局执法规范化建设任务分工》等,建成了由45名具有较高政治、业务素质的民警组成的专(兼)职法制员队伍。通过突出所队领导培训、专兼职法制员培训、网络培训、案例培训、结对培训和考核,提高了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整体执法办案水平,推动了固始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良性发展。

“打铁还靠自身硬”。陈浩、闫卫国等局党委一班人牢固树立“不能正己、蔫能化人”的理念,并做出“四项承诺”:一是精诚团结,同舟共济,增强局党委班子整体合力;二是廉洁从警、清廉为官,公平做事、公道做人;三是干实事、创一流;四是以人为本、狠抓队伍建设。他们以实际行动影响了广大民警,用务实作风带动广大民警干好工作,做到向民警承诺过的事情绝不开空头支票;要求全体民警做到的,班子成员首先带头做好;要求全体民警不能做的,班子成员绝对不做。陈浩认为,没有理论上的清醒和坚定,就不会有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他率先垂范,不管时间有多紧、工作有多忙,总是挤出时间学习。在他的倡导下,该局把每周三晚上定为理论学习日,基层民警的理论素养、宗旨观念和法律法规应用水平明显提高。该局始终坚持不懈地抓好“五条禁令”、“四个坚决”、“九要九不要”的警示教育,严格绩效考评和责任追究,进一步落实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制度,预防民警违法违纪案件的发生,严肃查处各种违反纪律的行为。去年共立案调查违法违纪案件6起9人。该局党委先后制定完善了《固始县公安局窗口单位服务规定》、《固始县公安局接出警规定》、《固始县公安局涉案财物管理规定》和《固始县公安局便民利民30项服务措施》等,为了加强对民警8小时之外的监督,该局还印发了《致民警家属的一封公开信》,并经常性开展《内务命令》、“五条禁令”执行情况的专项督察。这一系列措施的推行,对内提升了民警执法、服务和管理的水平,对外提升了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的素质和形象。

陈浩常说:“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为了真正了解到群众对公安机关的意见和建议,该局党委班子成员利用开展“万警进社区”活动轮流到基层与农民促膝谈心,与民警一道开展公安工作,用务实的精神和真诚的态度感染群众。每周一次的局长接访日,陈浩都要参加;只要有群众来访,主管或分管领导都热情接待,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安排有关部门查处,并建立台账,定期反馈结果。固始县公安局在全县民主评议行风政风活动中,连续多年位列60多个参评单位前三名。

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艰难困苦,玉汝于成。2009年,固始县公安局520多名民警用他们的艰辛付出赢得了当地党委和政府及人民群众的满意。《法制日报》先后以《为“平安固始”撑起一片天——河南固始警方打防并举维护社会治安平稳》、《固始公安实现八年命案全破》为题对固始公安工作进行了大篇幅的报道,《人民公安报》、《法制日报》全年刊发关于固始公安工作的报道34篇。方集派出所副所长朱峰摔折了腿也要抓住14年命案逃犯的事迹经新闻媒体报道后,感动了河南省副省长、公安厅厅长秦玉海,秦玉海批示:“普普通通的民警,事迹和精神可歌可泣”。

辉煌,就在眼前……

360多个日日夜夜,往事历历,走过艰辛,走过风雨,固始县公安局在坎坷的道路上如愿以偿地收获了许多辉煌,书写了全局民警不畏艰险、敢于胜利的壮丽诗篇。这一年,固始县公安局被公安部评为“全国公安机关‘三基’工程建设先进集体”,被省公安厅评为“全省公安机关2008年度综合绩效考评优秀单位”、“全省公安信访工作先进集体”、“全省优秀公安基层单位”、“全省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被市公安局评为“2008年度综合绩效考评先进单位”,在第17届茶文化节安全保卫工作中由于表现突出,被市公安局通令嘉奖……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就是这样一支只争朝夕的平凡队伍,这样一支能打硬仗、善打硬仗的队伍,这样一支无怨无悔默默守护着固始一方热土的队伍,如今,正沿着辉煌的足迹,站在新的起点上,以百倍的信心和勇气在“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道路上一路高歌猛进!未来任重道远,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固始县公安局在未来的道路上必将取得更多更大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