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倪 阳 王永旭)去冬以来,固始县委、县政府制订优惠政策,发挥政府扶持资金的激励引导作用,吸引了千万元民间资金投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截至目前,全县已吸纳民营资金1500多万元,用于改造大塘,整修渠堤路、桥涵等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设施,有力地推动了全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一是机制活,方法灵。该县去年从县财政预算中安排50万元专项资金,作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奖励基金,对乡镇民营投资好的奖励现金2万元。对民营和社会投资在渠道、河道上新建、改造桥梁的,工程完成后,按总造价50%进行奖补。同时对建成的农村饮水安全等工程,实行市场化运作,进行使用权、经营权、收益权、开发权“四权”拍卖,既调动了民间投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积极性,又使工程有管护主体,产权责任明晰,方便了群众使用,保证了工程长期稳定发挥效益。

二是投资多,规模大。该县去年民营投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呈现出投资多、规模大的良好态势。丰港乡冯棚村陶恩强投资800万元,组织4台大型挖掘机,开发改造近400亩的焦坡大塘,现已完成投资300多万元,完成土方33万立方米;黎集镇大路村姜生望个人投资40多万元开挖1口大塘,占地280多亩,进行水产综合养殖;张广庙乡广德高科农村农艺合作社理事长陈德宏个人出资100多万元,开挖了两口分别为50亩和40亩的大塘,配套硬化进水渠500米,放水渠4000多米,可蓄水180万立方米,解决1000多人饮水困难,并为其通过土地流转承包的5000多亩农田灌溉,实行立体综合养殖及特种水产(甲鱼)养殖,年可实现效益100多万元。

三是顺民意,讲效益。去年该县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基础上,引导群众实行改建一口塘、栽满一堤树、建好一所房、养殖一塘鱼、喂一圈猪(鸡)的“五个一”模式,在全县迅速铺开,独具特色的生态庭园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引人注目,既发展了乡镇经济,增加了收入,又可蓄水灌溉,保证了粮食丰收。如郭陆滩镇余岗村钱刚投资40万元开挖两口40多亩大塘进行立体养殖,椿岗村蒋大华投资100多万元,兴建生态养殖场,目前50亩大塘土方工程已全部完成;泉河铺乡冯厚合个人投资30多万元,改造2口“碟子塘”,扩大其原有养殖面积,综合效益明显。

四是重回归,报家乡。多年以来,该县一直注重向外出务工人员发出反哺家乡投资兴修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号召,成功人士纷纷投资捐资回报家乡。去年洪埠乡陈少林捐资40多万元,硬化8公里村组道路,张介平投资120万元用于以渠代路建设,杨耀柳投资30多万元进行旱地改造,灌溉效益面积达600多亩;草庙乡王传瑞从2000年以来,每年为家乡无偿投资开挖1口大塘;张老埠乡雨坛村罗开君投资15万元购置提水设备,解决该村新圩、粉坊等8个村民组1000多亩农田灌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