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09年,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风生水起;2009年,“信阳现象”世人瞩目……这一年,我们满怀豪情,求真务实;这一年,我们开拓创新,“破冰”前行……信阳城乡在巨变,信阳经济在腾飞。一年来,我们干出了发展新经验,干出了非凡新成绩。同时,在干中也留下诸多思考。为给各县(区)搭建一个展示成就、交流经验、启发思考的平台,本报从今日起推出“县(区)委书记话发展”专栏,以期让广大领导干部相互激励、相互借鉴、相互启发,合力创造信阳更加辉煌的2010年。
□本报专题组
新县是全国著名、河南省唯一的将军县。近年来,该县发挥红色文化资源优势,把发展文化事业作为一项大事来抓,文化产业成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日前,本报记者来到新县,就此采访了新县县委书记詹玉锋。
穿行在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红色历史长廊中,詹玉锋边走边谈。他说:“文化也是生产力,省市领导高屋建瓴,市委书记王铁确立了‘让将军之光永远辉煌新县’的理念,省里又将新县确定为河南省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为新县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带来了新的机遇。”
詹玉锋告诉记者,新县正全力做好文化产业发展大文章。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以红色文化为龙头,将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相结合,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红色文化旅游试验区”的要求,聘请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省文化厅和省旅游局专家,组成复合团队,通过深入调研,科学论证,确立了打造“鄂豫皖红色胜地、大别山休憩家园”的文化改革发展目标。按照策划思路,几易其稿,高标准完成了新县旅游总规和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规划方案,全面启动“让将军之光永远辉煌新县”工作。目前,将军山登山步道、将军广场等工程建设紧锣密鼓实施,新县文学艺术馆暨大别山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建成开馆,县内各红、绿景区的基础设施及文化大院、文化站等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完善。
谈到群众文化事业发展,詹玉锋如数家珍。他说,近年来,新县先后组织举行“和谐新县”、“欢乐新县”、“魅力新县”、“欢乐新农村”、“舞台艺术送农民”等广场文化活动、文艺演出200余场次,群众性文化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特别是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新县文化活动更是好戏连台:著名功夫明星释小龙和嵩山少林寺小龙武院一行80余人来新县演出,河南老年摄影协会一行8人来新县进行摄影创作,中国画院28名艺术家来新县采风,体验生活。特别是去年9月27日在新县文学艺术馆举行的“将军杯”书法、美术、摄影邀请展,以鄂豫皖三省为主的9省市、38个县区参展的733幅(件)艺术作品,为新中国60岁生日献上一份厚礼。同时,新县还创新机制,公开选拔录用文化人才9人,市场化运作的新县歌舞团,积极打造“将军之声”大戏,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品牌,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
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了众多媒体关注。据了解,去年以来,由新华社、中央电视台、河南省媒体组成的“群众性文化活动”、“红色中原”、“大别山革命老区集中采访”等十几个采访团对该县进行了宣传报道。仅去年国庆前后,就有国家、省、市等上百家主流媒体到新县采访,新县知名度、美誉度大幅度提升。
文化引来八方客,万紫千红春满园。詹玉锋告诉记者,新县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促进了旅游业的繁荣。去年以来,新县已接待游客116万人次,相关收入2.97亿元,同比增长14.9%、21.2%。仅去年“十一”期间,来新县的游客就达10.2万人次,相关收入31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