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昌国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起着重要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从一年级开始就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写字兴趣和良好习惯呢?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有如下几点认识。
第一,培养学生写字的兴趣。要让生性好动的孩子在日复一日枯燥的练字过程中爱上写字,并养成良好的习惯,必须重视学生写字兴趣的培养。如何培养小学生爱好汉字书法的兴趣呢?我认为应该激励学生:讲述名人故事激励学生,如王羲之每天临池学书、岳飞沙上练字等,让学生认识到勤奋的必要性;采用鼓励、表扬的方法激励学生,如在写得认真、进步较快的学生写字作业本上,画上小红花、笑脸等,让学生从写字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和自信;定期不定期举办作业、写字作品展览激励学生,让学生看到自身的价值,以增强信心,提高兴趣,在全班、全校形成良好的写字氛围;利用写字教学课程资源激励学生,如引导学生欣赏古今名人名家的书法作品,让学生感知汉字书法的美,激发写字热情。
第二,教会学生正确的技法。在写字教学中,进行严格的笔画指导,让学生认识汉字基本笔画,学会起笔、运笔和收笔,并经常和学生一起分析病笔产生的原因,积累写字的知识经验,让学生练好基本功。同时,注重汉字的偏旁教学,引导学生认识每个汉字偏旁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进行偏旁书写练习,且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在学生熟练掌握偏旁技法的基础上,再结合田字格进行汉字结构教学。田字格里汉字每一笔的位置、粗细、长短和走向,都要求学生反复练习,认真比较,熟练到离开格子也能安排好字的结构。在技法教学中,还要指导学生正确的书写姿势,要求学生写字时做到眼到、手到、心到,最终练成一手具有个人艺术特点的书法。
第三,重视教师的示范作用。教师要求学生写好字,首先自己得写好字。因为教师的言行对学生具有很强的示范引领作用,加上小学生的模仿性极强,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无论是课堂板书,还是批改作业,都要坚持写规范字、正楷字,不写错字、马虎字和草字,并经常为学生示范书写、握笔的姿势,为学生纠正不正确的书写姿势和错误的用笔方法,把自己练字的作业、作品送给学生观察欣赏。这些举措,对学生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能提高写字教学的效果。
第四,循序渐进地教学。小学不同年级的学生,写字要求也有所不同。低年级要求学生写好铅笔字,做到端正、整齐;中年级学生要求学会写钢笔字,做到书写工整,并初步学写毛笔字,掌握用笔方法;高年级学生要求会写钢笔字,字既要写得美观又要有一定的速度,毛笔字能坚持天天练写,尽量把字写得美观。总之小学阶段写字教学要做到循序渐进:要求由低到高,难度由小到大,作业量由少到多,切忌不切实际地拔高,急于求成。
第五,选择合适的字帖。练写字学书法离不开字帖。小学生应选择比较易学、便于入门的字帖来练习,一般应从楷书入手,如规范的硬笔楷书字帖,颜体、柳体毛笔楷书字帖等。小学生扎扎实实地练好楷书,就为写好规范汉字打下了基础。
总之,能教育好学生的教法,就是好教法。在电脑等代写工具泛滥的今天,筑牢小学生的写字功底尤为重要,会正确美观地书写汉字不仅是个人社会生活的需要,更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
(作者单位: 新县八一希望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