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专题组
“王大妈:走,我们到世纪广场上跳绳去!那里健身活动的人可多啦!一帮子老姐妹都在那里健身呢!”家住平桥区九龙小区的胡大妈正准备晨练时,看见同院的王大妈近期总是在自家小区附近的小游园健身,于是,打定主意一定要拉王大妈到世纪广场去,见一见 “场面”。像这样的场面,是精彩平桥的和谐画面之一。
平桥区坚持每年办成办好一批利民惠民的大事实事,为和谐社会建设营造良好氛围,奏响和谐的华彩乐章。
新颖别致的村卫生室建在农民家门口,农民看病不再难。目前,全区226个行政村全部建成了标准化的村卫生室,对803名乡村医生进行了脱产培训。为每位村医购买养老保险和事故保险,同时,启用了区人民医院病房大楼,改造了18个乡镇卫生院,农民群众就近享受到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精彩的平桥大地上随处都能听到农民群众对村卫生室的赞扬声。平桥区的做法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设施齐备的乡敬老院成为五保老人的幸福家园。平桥区大力实施了敬老院“一乡一院一保”工程,把乡镇敬老院建设列入全区“十件惠民实事”,作为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来落实。在全区开展敬老院建设“六个一”孝心工程。即每个敬老院保证建设用地10亩以上,达到“一塘(用来养鱼)、一地(可以种菜)、一圈(可以养猪)、一沼(沼气池可以实现供气)、一场(运动场可以进行锻炼)、一室(活动室让老人老有所乐)”的“六个一”标准。目前全区已有15所敬老院投入使用。平桥区率先由财政全额出资配备专门管护人员,从2009年10月开始,每位老人每年的补助增长到1600元。区财政设立了100万元的敬老院建设奖励基金,确保全区五保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规范化建设治安防控哨亭,构筑了平安平桥铜墙铁壁。目前,全区共建防控哨亭90个,已建成46个,每个哨亭建筑面积34.8平方米,以村为基础,在交通关口、村庄主要进出口、人员流动量大或相对集中的公共复杂场所建设。每个哨亭建设达到“十有”,即有警式灯箱标示牌,有电话,有警情提示栏等。哨亭已成为驻村干警的警务岗、治安巡防的哨所、治安管理的检查站、实施堵截的关卡、治安信息的“雷达”站、矛盾纠纷的调解处、警情宣传主阵地、报警点。
在冬日的暖阳里,走在平桥大地上,感到这里的人们自信乐观、这里的人们忙着干事与创业、这里的城乡格外洁净与美观、这里的学校书声朗朗……一种感觉在我们心中逐步升腾——这是一个平安而和谐的精彩平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