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运国 叶志阳 耿宏伟

泗店乡位于新县南部,鄂豫两省交界的大别山腹地。过去,这里曾写下了拥军支前的光辉篇章,今天,光荣传统在这片热土上继续发扬,涌现了许多心系国防建设的好领导。

现任泗店乡党委书记、民兵营教导员的叶德朝,在致力于泗店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始终把武装工作作为国防建设的重点,认真履行职责,积极探索新时期党管武装的办法和路子,该乡多次被上级评为武装工作先进单位。

强化国防意识 用新思想“铸魂”

2003年3月,叶德朝走马上任该乡党委书记后,为了当好党管武装工作的明白人,他自费订阅和购买了不少军事报刊及国防理论书籍,带头学习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政策法规。为了强化国防意识,他从重点教育、基础教育、普及教育三个层面组织国防教育宣传,重点教育面向乡党政班子成员和全乡干部职工;基础教育面向中小学生;普及教育面向广大民兵和群众,营造全社会关心国防、支持国防、建设国防的良好氛围。

叶德朝始终把关心支持国防建设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坚持政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政策上倾斜,并做到三个纳入:把武装工作纳入全乡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同部署、同落实;纳入乡、村干部目标管理责任制,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纳入党委重要议事日程,形成制度化、经常化。坚持做到每半年开一次议军会,每季度召开一次党委班子武装工作碰头会,每月召开一次民兵连长例会,随时听取武装工作和后备力量建设汇报。

为了切实履行民兵营教导员职责,叶德朝给自己定下规矩:凡是乡武装部组织开展的重大活动,他都要亲自参与。每年民兵整组、征兵等工作,他都在日程表上安排专门时间,组织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确保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全力保障,推动武装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强化基础建设 用新阵地“兴武”

涉外劳务是新县的品牌,随着新县劳务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民兵流向外地务工,如何保证民兵队伍“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是摆在乡党委、乡武装部面前的又一新课题。

叶德朝通过召开党委议军会,制定具体工作方案,组建了民兵铁路护路分队,要求基干民兵外出,必须经过民兵连长批准,外出地点、联系方式等报乡武装部登记备案,外出人员接到通知后必须按时返乡。民兵整组时,他亲自参加基干民兵点验,使乡基干民兵在岗率保持在90%以上,彻底改变了过去基干民兵是“抽屉里的兵”、“花名册上的兵”等问题。

为了加强民兵阵地建设,叶德朝亲自在乡政府新办公楼上为乡武装部调整了办公室和资料室。在乡财政相当困难的情况下,为乡武装部配齐了一流的办公设备。同时,强化村级民兵连达标建设,使全乡民兵连达标率达到80%。

为发扬将军故乡拥军优属的优良传统,叶德朝始终把全乡优抚对象的冷暖挂在心上。每年八一节、春节等重大节日,他都走访慰问优抚对象,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上的困难。他亲自安排解决了60多位优抚对象的住房、医疗、饮水问题,先后为26名退伍军人找到了致富门路,赢得了全乡优抚对象的好评。

强化实践锻炼 用新要求“练兵”

“党管武装不仅要管好武装,而且要用好武装。”叶德朝在实践中总结出发挥民兵组织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新路子,组织民兵完成社会稳定、森林防火、抗洪抢险等急难险重任务,并以此凝聚队伍、锻炼队伍,使民兵队伍成为战斗队、工作队和突击队。

泗店乡森林覆盖率高,又是旅游乡镇,根据森林防火的实际,该乡组建了民兵森林防火扑救应急分队。为提高民兵及时发现和控制火情的能力,叶德朝从乡财政拨专项经费,为森林防火扑救队配置了巡逻车,装备了风力灭火机等器材。在全县扑火演练中,该乡民兵展示出了良好的精神面貌和扑救技能。森林防火扑救队组建以来,已累计发现和处理火情近20起,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扶贫济困工作中,富裕起来的民兵主动与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泗店村民兵连指导员丁启明、退伍军人王大军,带头开办农家饭庄,带动了全乡餐饮业的快速发展,农家饭庄成为泗店乡新的经济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