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夏堂名)如今漫步在息县街头,干净整洁的街道两侧绿树成荫,谯楼广场花团锦簇,护城河里水清荷洁,息国故里广场红绿相映……一幅美丽的画卷展现眼前。
为提升城市品位,优化人居环境,近年来,息县县委、县政府强化措施,扎实开展创建市级园林县城活动。目前,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总面积达495万平方米,各类绿地总面积达408万平方米,城市三大绿化指标均达到并超过市级园林城市标准。
科学规划,广泛宣传。息县在对全县城区绿化情况进行全面普查的基础上,多次邀请省、市专家实地调查、研究、论证和征求意见,并委托河南省建设设计院根据实际情况编制了《息县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科学分步实施。印发了《息县创建市级园林县城工作方案》,将创园工作任务分解到职能部门,明确了目标任务及时限要求,严格奖惩措施,保证创建工作顺利开展,并在县电视台和网站上开辟“创园”专栏,散发宣传单、开展“小手拉大手”等活动,营造出浓厚的创建氛围。
夯实基础,打造景观。结合县城公共绿地建设基础差、起步晚的实际状况,息县全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膨胀绿化规模。先后投资700万元在沿河路、百合苑等新建绿地、小游园10多处景点;投资300多万元,对城区主要道路实施高标准绿化,道路绿化覆盖面积7万多平方米,绿化率在90%以上;狠抓单位、小区绿化建设,绿化总面积达到47万平方米,有19个单位、小区通过市级园林单位、小区达标验收。在护城河拓宽改造和新区建设时,同步进行绿化工程,打造了谯楼广场、息国故里和护城河等十几处城市景观,提升了城市品位。
多方投资,强力推进。息县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采取“向上争取、对外引进、政府投资、单位自筹、群众捐资”等方法,筹措资金2000多万元。同时,采取政府引导,提供优惠政策,实行国营、集体、个人等多种形式的经营模式,鼓励兴办苗圃基地。建立苗圃基地5个,主要培育广玉兰、桂花、紫薇等几十种花木品种,面积达32万平方米,城市绿化苗木自给率在82%以上。“碧水绿茵映息州,万绿丛中展新城”。日前,息县顺利通过市级园林城市检查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