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张志鹏)土地流转是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的“核心”。自开展试验区建设以来,平桥区邢集镇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功运用“4+2”工作法,坚持先行先试不等待,敢闯敢干不犹豫,积极探索不争论,强力推动土地流转,实施规模经营。
做好政府引导,建立流转平台。该镇通过动员、学习、座谈、征求意见等不同形式的会议,充分利用平安建设大喇叭、板报和印发土地流转宣传资料等宣传方式,在全镇进行高频率的宣传,共印发宣传资料5100余份,广播播放2900余次,板报61期。建立镇村土地流转中心,制定统一的流转程序图和规范的合同文本,全面开展土地流转的信息咨询、供求登记、价格评估、纠纷调处等工作,做到“中心”围绕群众转、服务跟着流转走。
壮大支柱产业,扩大流转规模。该镇紧紧围绕食用菌、生猪、花生、林果、旅游、水产、畜禽等优势产业,通过给予政策的倾斜和经济的扶持,搭建“银企”合作的桥梁,鼓励产业大户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通过产业大户规模的提升,全镇催生了22个专业合作组织,辐射带动农户3457余户,占全镇总户数的33%,成功实现了小农户与大市场的对接,形成了土地流转——合作组织——市场对接的经营模式。
目前,全镇已流转耕地10856.47亩,林地10721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