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建
银行定存和基金定投,前者几乎人人都有,后者正在被许多投资者所接受。
众所周知,银行定存具有零风险、收益稳定以及省心省力的特点。储户可以根据自身选择的定存方式和期限预知出收益。同时,定存也存在着流动性差、收益固定、受制于国家货币政策的调整等。储户如果想要提前支取存款,将无法享受定期利息收益,只能获得活期利息收益。
相对于定存而言,基金定投的风险相对较高,收益无保底,但是流动性也较强。长期来看,基金定投摊薄成本、分散风险和复利增值的优势能使投资者在时间的积淀中可能获得远高于银行定存的收益。
引用一些数据,整存整取三年期为3.33%、五年期为3.60%;与定期定投在形式上最为相似的零存整取三年和五年期利率分别仅为1.98%和2.25%。据中国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统计,2008年债券基金平均收益率为6.25%,货币基金平均收益率为3.52%。两者都属于低风险、低收益类型的基金产品,但在收益率与流动性上优于银行定期存款。
中老年储户仍是定存的忠实拥趸,年轻人正在逐步接受定投。笔者认为,在低利率时代,选择定投这样一种灵活、方便的理财方式,符合现代人的投资理财需求,长期来看,定投优质的基金更有可能会获得超过通货膨胀的平均收益。当然,定期定投对目标基金的选择也十分重要。经过长时间的复利发酵,业绩好和业绩欠佳的基金给投资者带来的收益差异很大。根据国内外市场的长期经验,选择波动性较高的基金品种,如股票型基金等,定期定投的效果更好。
选择定投还是定存,时机也很重要。近期的A股市场,已经进入了宽幅震荡整理格局。如果投资者既不想踏空行情,又担心股市震荡所带来的风险,不妨采取定期定投的方式逐步进入市场。
针对于此,理财师推荐了“定额定投”的理财方法,设在投资年报收益率都是12%的前提下,投资者甲从25岁参加工作开始每月投资1000元,连续投资20年后并一直持有该资产到45岁时,甲的资产累计可达100万元;投资者乙未进行任何投资,那么他的资产仍然停留在24万元。对比可知,甲在一生中拿出了24万元的本金,却实现了资产增值4倍多的目标,这便是“时间复利”的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