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揭牌仪式

本报讯 (记者 孟 磊) 日前,我市第三小学在全省有资质参加申请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的100余所基础教育学校中脱颖而出,被评为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全省目前获此殊荣的仅有15所学校。该校此次荣誉的取得,使它成为我市基础教育学校中唯一一所国家级语言文字示范校。

2008年,该校被评为省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仅用了一年时间,该校就达到了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的要求和条件,此项荣誉的获得也把我市的语言文字工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该校把推广普通话、推行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建立了语言文字常设机构——语言文字工作办公室,制定了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目标、管理措施、实施细则和教职工用语用字要求、仪表仪容言谈举止基本要求。

为加强对语言文字工作的组织领导,该校成立了三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组织机构。该校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教师业务学习、基本功训练。选送相关教师参加省级普通话及测试员培训班学习,组织普通话专题培训、美文诵读、演讲比赛。同时,在假期的校本培训中还聘请书法专家和有书法特长的教师在学校开展讲座,促使学校教师书写水平稳步提高。专任教师普通话达标率100%。全体教师122人,达到二级甲等以上92人,达标率75%。语文教师39人,达到一级乙等19人,达标率48%。

该校要求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看一本推荐的名著,用认真规范的汉字做好读书笔记;开展“啄木鸟行动”,由学生当“啄木鸟医生”,在各自的生活、学习环境中诊断文字“病例”;召开以“规范语言文字,塑造文明形象”、“ 普通话伴我成长”、“ 讲抗震救灾故事,学小英雄精神”等为主题的推普班会;充分利用升旗仪式、专题讲座、宣传板报、橱窗宣传栏等形式积极宣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为了加强普通话和书法课教学,该校还专门针对信阳话发音中的平翘舌音不分、鼻音边音混淆等实际情况,结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汉字各项标准问答》、校本教材《讲文明、树新风》等书籍,编写了适应教师和学生实际需要的学习材料,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注重学生动手动口能力,并模拟不同语言环境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