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 锐
捡到提包归还失主
“谢谢你,让我的2万元钱失而复得。”余新洲紧紧握着张雷的手,热泪盈眶地说,“要不然,我儿子的房子就买不成啦!”
11月26日,余新洲再次找到张雷并拿出1000元表示谢意,张雷婉言谢绝,余新洲执意留下了500元。当天下午,张雷又将这500元捐给了潢川县幸福养老院。
原来,11月24日下午6点多,张雷在潢川汽车站坐上了一辆车牌号为豫ST3781的出租车。上车后,他发现座位旁有一棕色手提包,打开一看,包里装有2万元现金、票据、身份证和一部手机。他询问司机,了解到可能是刚才一位乘客遗落的。来不及多想,张雷叫司机把车直接开到县公安局。快到县公安局时,手提包里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来电话的人说他是魏岗乡的余新洲,刚才坐车时把提包不慎丢在出租车里,包里还有2万元钱,那是送给他儿子的买房款。张雷通过电话,确定其为失主后,立即让司机把车停在路边等待。一会儿,余新洲打的赶到。张雷和出租车司机再次验证来人就是失主余新洲,随后将手提包交给他。
勇救旅客奋不顾身
张雷拾金不昧的精神非一朝一夕养成的。他出生于警察家庭,毕业于河南司法警官学院,警察特有的豪爽、大气、富有正义感在他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2006年12月29日晚,已上大学一年级的张雷乘坐郑州开往潢川的客车回家。次日凌晨1时许,客车发生车祸,车身1/3悬在一水塘边。车身一旦失去平衡,将掉进水塘,乘客将无法逃出。在此紧急关头,血流满面的张雷大声喊道:“大家别紧张,听我指挥,全部到车厢后部来!”身穿警服、头戴警徽的张雷立刻赢得了乘客的信任,大家依次走向车厢后部。张雷非常小心地把车后一个能活动的窗户打开,把抱小孩的妇女用力从车窗拉出来,送到车外的空地上。紧接着又把乘客和受伤的司机、乘务员等18人一个个从车里抱到车外。
乘客虽然全部脱险了,但因事发突然,睡在卧铺上的乘客大部分没穿外衣和鞋子,在寒风中冻得瑟瑟发抖。已清醒的乘客杨仕涌突然想起自己带的5万元钱还在车上。此时车头大部分悬空,随时可能栽进水塘。张雷来不及多想,迅速爬进车内。车在一点点下滑,车外18名乘客安静极了,大伙儿都屏住呼吸,盯着车内的那个身影,张雷把杨仕涌的5万元现金和乘客的衣物一一递到车外,直到平安出来大伙才松了一口气。
见人有难奉献爱心
张雷从小长在“蜜罐”里,家中从来不缺他的零花钱。但是,张雷从小就注重节俭,一直把过年的压岁钱、平时的零花钱积攒起来,用于资助生活困难的同学。代军是张雷初中的同学,父亲下岗,全家靠唯一的三轮车糊口,在张雷的资助下,代军克服了生活上的艰难,顺利地读完高中考入大学。还有家住潢淮行洪区的王金刚、父亲早逝的李小明等,至今还受到张雷的资助。
家住潢川北关小区的马东方,是一位年近80岁的台湾籍老人,膝下无儿无女,且患有严重的癫痫病,生活极为困难。张雷知道后,经常去帮助他洗衣提水,买米买面。2002年12月的一天,老人上厕所不慎在楼梯上滑倒,摔得头破血流。放学回家的张雷,听说后立即赶到老人家,为他请医送药,感动得老人热泪盈眶。
有一天,在潢川一中读书的张雷下了夜自习,路过马东方老人家门时,看见两个黑影正在用铁杠撬马爷爷家的门。见此情景,张雷大吼一声“干什么的!”两个盗贼一听有人喊叫,立即丢下作案工具撒腿就跑,张雷一边高喊“抓小偷啊!”一边向黑影猛扑上去。闻讯赶来的群众立即把两个小偷抓获,并扭送到公安机关。为照顾老人,让他过一个祥和幸福的晚年,从此,学校一放假,张雷就把被子抱到马爷爷家,与他一起生活,直到2004年老人去世。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顷刻间房倒屋塌,瓦砾成堆。张雷在电视上看到四川团省委招募抗震救灾志愿者的消息,就不假思索地报了名。父母知道他要去四川抗震救灾时,流着泪说:“汶川地震这么严重,你现在到那里去救灾,让我们二老怎么放心啊!”张雷非常理解父母亲此时的心情,经反复做工作,父母还是支持了他。经过30多个小时的颠簸,张雷与郑州铁路公安处的50名特警队员,被四川团省委分配到成都第二人民医院,负责接送灾情较重的映秀镇、汉旺镇和都江堰等地的伤员。5月26日上午11时,张雷负责运送伤情较重的伤员在成都双流机场登机时,由于体力透支,从台上摔下,导致左胳膊骨折,被送往成都二院治疗,经包扎,张雷才依依不舍地离开成都,返回河南司法警官学院。
张雷见义勇为的英雄事迹经新闻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的反响。河南司法警官学院党委授予张雷“先进个人”、“文明标兵”、“学雷锋标兵”等称号,并发出通知,在全院开展向张雷同学学习的活动,学习他纯朴善良的优秀品质;学习他孜孜不倦、刻苦钻研的求知热情;学习他热爱集体、乐于助人的高尚品德;学习他为人正直、见义勇为的奉献精神。
与此同时,张雷的家乡潢川县综治委授予他“见义勇为先进分子”光荣称号。母校潢川一中把张雷的照片、见义勇为的事迹制成大展板在全校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