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张万斌)“505亩土地承包费全部付清后,各农户纷纷给我们承包方签订了土地流转合同,群众满意,我们心里也踏实。谢谢村里的积极配合,也感谢镇党委、镇政府的关注和支持……”承包方代表殷发明手捧与农户签订的合同书,高兴地对笔者说。

平桥区明港镇三官庙村地处平原,水美肥厚,典型的鱼米之乡。该村现有可耕种土地5948亩,2700人中有近400人外出务工,近百户的可耕土地因无人照料而荒芜。一些留守在家的老人由于丧失劳动能力,看到肥沃的良田无人耕种而发愁。

试验区建设的喜讯传来,三官庙的村民看到了希望。特别是在农村中实施土地流转政策的宽松环境下,该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充分发挥当地能人效应,积极为他们营造施展拳脚的好环境。

该村采取“4+2”工作法,通过支部大会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决议等程序,把土地流转的方法、方式以及相关政策广泛宣传,使群众真正认识到当前的形势,土地流转的优势,和群众在土地流转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坚持协商、自愿、有偿的基础上,给群众吃了一颗定心丸。并选派代表逐户丈量土地,认真进行登记,规定对每一寸土地都发放承包费。

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下,该村村民殷发明、孙立贵等主动承包了街中、街南、陶庄、陆庄、夏庄5个村民组闲置了多年的可耕土地。

在签订合同的当天,殷发明当着大家的面充满信心地说:“我一定会经营好这505亩土地,让全村父老乡亲分享农村改革发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