浉河区人民政府区长 邵春杰

编者按 11月20日,省委林业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省委副书记、省长郭庚茂,国家林业总局党组书记、局长贾治邦,省委副书记陈全国等出席会议。会上,浉河区和邓州市作为全省县区代表进行了典型发言。现将在会上所作的“,”经验发言材料予以刊登。

非常感谢省委、省政府和省直有关部门让我们作大会发言,这是对浉河区林业工作的极大鼓舞和鞭策。浉河区是信阳市的中心城区,同时也是一个林业大区、产茶名区。现有林地179万亩,占全区国土总面积的66.2%,森林覆盖率达63.28%。2008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浉河区全面开展了以“明晰产权、放活经营、规范流转、强化服务”为主要内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截至目前,全区已完成林改面积164.62万亩,占应林改面积的98.5%。我们的主要经验和做法是:

一、强化组织领导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作出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重大决策之后,浉河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及时召开会议,成立领导机构,制定了《浉河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方案》,并将林改工作纳入政府年度目标管理,形成了区、乡、村三级抓林改,上下联动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深入宣传发动

为提高广大农民对林改的认识和参与林改的积极性,区政府专门组建了林改工作宣传小组,充分利用报纸、电视、标语、宣传彩页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宣传林改的目的意义、相关政策、具体要求、工作方法和有关法律法规。自林改工作开展以来,已印发林改知识宣传彩页3万余份、《林改政策问答》2000余册,出动林改宣传车90余台次,组织召开林改专题会议8次,村组林改座谈会46次。同时,安排了一批熟悉政策的林改专干和技术人员,深入林区走村入户巡回开展政策宣传和技术咨询服务。通过深入宣传动员,使林区广大农民群众对党的林改政策有了充分的了解,从而发自内心地支持林改、参与林改。

三、加大财政投入

为切实做好林改工作,我们认真落实财政支持政策,把林改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已投入林改资金380万元,为各乡镇、办事处统一配备了仪器、设备和其他办公用具,确保了林改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加强培训指导

为确保林改工作不走弯路,去年10月上旬和今年2月下旬,我们先后组织开展了两次大规模的林改技术培训班,专门邀请省林改办专家进行授课,参加培训的乡村林改骨干500多人次,确保每个村民小组至少有一名经过专业培训的林改工作人员,要求所有参与林改工作的干部和工作人员都必须成为懂政策、会操作、能指导的“明白人”,为加快全区林改进度奠定了良好基础。

五、狠抓督查落实

为确保林改工作落到实处,区委、区政府实行了四大班子领导联系各乡镇、办事处和分片包干责任制,成立了6个督查工作组,通过调阅档案、现场查看、走访群众等形式开展不间断的督导。每三天印发一次督查通报,每周召开一次林改督导碰头会,对林改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做到及早发现,及时解决。各乡镇、办事处也都抽调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熟悉农村政策的同志组成工作队,采取包村、包组的办法,对村组林改工作进行督导,指导村、组统一步骤、统一标准,确保各项改革政策和保障措施落实到位。

六、深化配套改革

配套改革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为扎实有效地做好这项工作,我们借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实验区的东风,大胆创新、先行先试,在全省率先成立了林权交易服务中心、林权评估服务中心、林权资本化服务中心、林权储备服务中心等林业产权服务管理机构。其中,林权交易服务中心的主要职能是接受林权所有人出让林权的委托申请,组织买卖双方依法进行林权交易,办理相关交易和过户手续;林权评估服务中心的主要职能是接受交易人委托申请,对交易资产价值进行评估,并出具评估报告;林权储备服务中心的主要职能是对集体、农户和其他权利人的林权进行储备登记,发布林权流转信息,提供林权储备信息服务;林权资本化服务中心的主要职能是探索林权资本化运作模式,搭建林权抵押贷款服务平台。同时,我们还建成了林权交易大厅,配备了大屏幕LED显示屏、电脑和办公设施,4个服务中心在林权交易大厅合署办公,为林权登记、交易、评估、流转、融资提供政策咨询、信息交流、资产评估、公平交易、金融服务、产权过户等全方位一体化服务。

我们通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现了“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调动了广大农民和社会各界投资林业的积极性,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推进了林业生态建设。林改使广大农民获得了林地使用权和自主经营权,造林积极性明显提高,呈现出“争山造林”、“争路造林”、“争地造林”的喜人局面。今年全区完成林业生态建设工程造林8.3万亩,占上级下达任务的109%。通过林权改革,全区林业专业合作社迅速发展,目前已成立林业专业合作社47家,注册资金16581万元,入社社员达4310户,带动农户1.2万户。今年8月初,国家林业局林改领导小组黄建兴副组长来浉河区调研指导林改工作时,对我区通过林改引导农民走新型合作化发展的路子给予了充分肯定。二是加快了林业产业发展。浉河区借林改之力,大力调整林种结构、优化产业布局,林业产业建设发展迅速,形势喜人。目前,全区已形成茶叶、板栗、花卉、苗木、木材加工五大特色林业经济板块。全区茶叶种植面积已达40万亩,是全国第二大产茶县区,在成都召开的2009年中国茶叶经济年会上,浉河区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授予“中国十大特色产茶县区”称号,是全省唯一上台领取奖牌的县区;板栗种植面积达到40万亩;杨树、杉木等速生用材林面积已发展到50万亩;苗木花卉种植面积已发展到3000亩。三是促进了农民增收。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促进了林地林木向农民、经营大户、高效林业示范户和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流转,提高了林业经营的集约化程度和规模效益,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全区农民每人每年来自林业的收入已达4200元,占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80%。四是维护了社会稳定。通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化解了一大批林权纠纷,有效解决了林权界线不清、证件不全、权属争议等历史遗留问题,促进了林区的和谐稳定。另外,集体林改有效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护林积极性,林区偷砍盗伐现象明显减少。今年1月至9月,全区查处的各种涉林案件比上年同期减少了26.4%。五是拓宽了融资渠道。目前,我区已经能够顺畅地为林农提供林权流转和抵押贷款服务,现已办理林权流转交易58宗,交易林地面积达30万亩,帮助林业企业和农民以林权证抵押贷款5700多万元。近期,我们还与市农业银行达成银林合作协议,将开展整村推进林权抵押信用贷款,进一步拓宽了林业发展融资渠道。集体林改让活树变活钱、资产变资本、林权证成为信用卡。省委书记徐光春来我区调研和视察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时语重心长地指出:“林权改革为农民开辟了更多融资渠道。干部不能以权谋私,农民可以以‘权’谋利,使死钱变活钱,小钱变大钱,虚钱变实钱,这是为广大农民群众办的一件大好事。”

下一步,我们将乘这次全省林业工作会议的东风,把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不断推向深入,推动林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努力实现兴林富民的奋斗目标,为“魅力浉河、美丽茶乡”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