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被称为“全球媒体儿童日”。在这一共同主题下,一场媒体的全球行动全面展开。
11月20日,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通过20周年纪念日,新华社、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共同发起的“国际儿童日”大型公益活动和24小时环球直播报道进入高潮,让全世界同时把目光投向儿童——带着爱心与关怀。
这一天,全球800多家媒体,跨越文化差异,跨越地域国界,首次使用同一标识,在同一时间把目光聚焦儿童——带着忧思和期待。
阳光、经纬线、电波、春芽——4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图案组成的蓝色标识,在2009年的深秋,把通讯社、报纸、电台、电视台、网络等各类媒体汇聚在一起。
“改善儿童生存环境,促进儿童健康成长”,这句发自人们心灵最深处的呼唤,把新闻媒体承载的社会责任传向四面八方。
“太多的儿童,得不到基础教育;太多的儿童,被剥削和虐待;太多的儿童,被征为‘娃娃兵’。这是完全不能接受的,”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国际儿童日”前夕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动情地说。
新华社与尼尔森公司联合发布的《儿童生存与发展调查报告》印证着这位领导人的忧虑:“疏忽照顾儿童个案上升、贫困儿童人口增加、吸毒、虐待儿童案频发、少女未婚怀孕问题、未成年人性行为、网瘾、儿童过胖问题严重、食品匮乏、营养不良以及儿童医疗救治状况落后……”
“怎样做才能符合孩子们的最佳利益?”潘基文提醒说,“世界各国领导人在计划为孩子们做点事情时,应该先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
此次,全球800多家媒体用“国际儿童日”大型公益活动和24小时环球直播报道,共同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真实展示世界儿童的苦难悲伤、及时传达世界儿童的诉求渴望、着力描绘世界儿童的追求梦想,这样的社会责任,新闻媒体鼎力担当!
我们担当,就是要更广泛地唤起国际社会对儿童生存环境的关注。当全球800多家各类媒体在世界六大洲开展24小时环球直播报道的时候,当那蓝色的“全球媒体儿童日”活动标识出现在荧屏、报刊、网页上的时候,一个声音在人们耳畔响起:付出你的爱吧,为了孩子!
我们担当,就是要揭露那些剥削、侵害、歧视儿童的丑行。当“娃娃兵”身上的伤痕、童工忧伤的眼神、被绑架儿童痛苦的回忆被媒体呈现在人们眼前时,它们在告诉世界:结束这一切吧,为了孩子!
我们担当,就是要推动建立一个“适合儿童成长的世界”。当我们倾听沱沱河畔藏族男孩周吉才仁的环保梦想时,当我们聆听阿根廷男孩恩索·佩里诺为传承阿根廷探戈拉响音色优美的班多钮风琴时,当我们听到黎巴嫩难民营里12岁女孩萨哈尔发出“我要读书”的呼喊时,媒体在告诉世界:拿出行动吧,为了孩子!
“媒体应切实承担起社会责任,”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世界媒体峰会上面对来自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35家主流媒体和机构的负责人发出的呼吁,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扬。
这一天,全球媒体汇聚在那蓝色的标识下——为了儿童,我们24小时“接力”直播;为了儿童,我们恪守媒体恒久的社会责任!
这一天,为世界儿童权益保护和媒体间的交流合作书写了影响深远的篇章!
让阳光温暖每一个孩子的心田!
让经纬线串起每一个孩子的梦想!
让电波传递每一个孩子的心声!
在爱的世界里,让每一株春芽茁壮成长!
(新华社北京11月2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