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金龙
示范是体育教师必备的基本功,是教师直接向学生传递知识信息的重要手段,也是直观教学的最好方式。教学中只有合理、准确的示范,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一、示范要有明确的目的性,防止盲目性。示范是直观教学中的一种主要形式。教师在教每一个技术示范动作之前,要有明确的目的。为什么示范,什么时候示范,先示范什么,后示范什么,怎样示范,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在具体示范中要让学生观察什么,重点看什么,都要向学生讲清楚。教师只有有的放矢的示范,才能使学生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进而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同时,还应根据每课时教学的内容、目标、步骤及教学对象,在传授新的教学内容时,教师要先做一个完整、准确的示范,以便让学生对所学内容建立一个完整的动作印象.然后再根据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及教学程序,对动作再做分解示范。示范前,告诉学生细心观察动作技术的结构、技术的要领、用力的顺序、动作技术的幅度、速度及节奏等,这样才能使示范达到预期的目的。
二、示范时要正确、合理、规范。正确的示范是最生动的直观教学方式。这能使学生直接感知动作的整体属性和动作的个别属性。
为什么教师的示范必须做到合理、准确、规范呢?从运动生理学角度来讲,运动技能的形成是由简单到复杂的建立过程,也是条件反射的建立和巩固过程。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学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获得感性认识。特别是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是分阶段性的,若教师的示范动作不合理、不正确、不规范,学生对动作技术的观察和理解就含糊不清,就会建立错误动作的形象概念,从而产生不良的心理因素,练习就会出现多余动作或错误动作,初步形成的动作概念会遭到破坏,若教师再不能及早发现,及早纠正,任其伴随下去,就容易形成错误的“动力定型”,这样,就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所以说,教师在示范过程中技术动作要正确、合理、规范。
三、示范时要讲究位置和方向的选择。示范位置的选择与示范方向、器材、队形都有直接联系,有的教学内容不需要固定的场地,如:行进间模仿操、徒手操、武术、基本体操等,教师应根据人体基本活动规律、动作结构来确定示范位置,可以在队伍的正面、侧面或斜面,有时甚至可以在后面或中间。对教学内容需要固定的场地,如单双杠、跳高、跳远、篮球、排球、乒乓球等项目,教师的示范位置既要考虑示范的方法,又要考虑学生的队形;既要考虑学生的多少,又要考虑位置的高低与方向,还要注意队列排面的宽度和深度。另外,风向、阳光对学生的影响都要考虑,否则都会影响教学效果。
总之,教师讲解与示范的位置和方向,应根据教学的需要,以学生为核心,以教学目的为导向,使学生听得清、看得见,对所学的内容达到理解和明白的程度,从而提高学练效果。
(作者单位:市第五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