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接再厉努力实现招商引资的新突破

近年来,浉河区经济社会保持了快速健康的良好发展势头,经济总量连续7年保持两位数增长速度,综合经济实力始终位居全市第一。2008年全区生产总值突破100亿元大关,达到111.7亿元,同比增长12.4%;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突破2亿元,达到2.25亿元,增长26.6%。今年前三季度,在经济环境异常困难的情况下,全区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在高位运行,全区生产总值完成88.48亿元,同比增长13.6%,增速位居全市第一;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9亿元,同比增长15.9%,收入总量和增幅均居全市第二,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65亿元,同比增长17.8%,税收总量和财政收入质量均居全市第一;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2.6亿元,同比增长33.4%。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区委、区政府始终牢牢坚持“招商引资是第一政务、项目建成是第一政绩”的工作理念,持续不断地引进、新上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重大项目是密不可分的。可以说,浉河区已尝到了招商引资带来的甜头,招商引资的显著作用已经实实在在地体现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

招商引资大大提升了浉河区经济的发展速度,成为拉动增长的“助力器”。近年来,浉河区招商引资工作连年取得重大成果,每年引进区外国内资金总额都在10亿元以上,每年都有一批重大项目落地建设,每年都有一批新项目建成投产。仅今年前三季度,全区实际利用境外资金就达882万美元、引进区外国内资金27.5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0.8%和19.2%。在招商引资项目的强力拉动下,浉河区的经济发展始终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今年以来,在全国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形势普遍低迷的情况下,同合车轮、华新水泥、华时化工、辅仁药业、贝恩银光等一批前几年招商引资建成的工业大项目生产逆市飘红,保持了产销两旺、高速发展的喜人势头,拉动全区经济增长同比2.5个百分点。今年前三季度,全区规模以上企业完成产值39.76亿元,同比增长20.2%;实现增加值11.8亿元,同比增长22.8%,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5.9个百分点,位居全市第一、全省第六。

招商引资大大改善了浉河区的发展环境,成为环境建设的“催化剂”。通过市场化运作,浉河区引进社会资本对老城区实施全面改造,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东方京城、奥运城、盛世华章、富丽华城、金色水岸、经典花园等一批中高档居民小区相继建成,城市居民生活条件显著改善。火车站区域改造、浉河两岸开发整治、城市内河治理等重点城市建设工程先后实施,城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市容市貌焕然一新,为信阳市荣获“中国十佳宜居城市”作出了突出贡献。狠抓市委、市政府“五禁止、十不准”规定的落实,实行招商引资联审联批、处级领导联系重点招商项目、行风评议等制度,进一步改进了机关干部的工作作风,全区上下的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办事效率不断提升,形成了浓厚的亲商、护商氛围。

招商引资大大减轻了浉河区的就业压力,成为社会稳定的“减压阀”。浉河区立足现有优势企业和破产企业存量资产,通过大力招商引资,不仅有力地推进了国有集体企业改革,盘活了大量存量资产,催生了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妥善安置了国有集体企业职工,化解了社会矛盾。截至目前,全区国有集体企业改革工作已基本完成,安置企业职工3.5万人,因企业破产改制引发的不稳定因素明显减少。通过招商引资新上的一批项目,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稳定了全区就业形势。近年来,全区每年新增就业人数都在1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都在省、市控制目标范围内,从2007年起首先在全市消除了“零就业家庭”。招商引资工作大大减轻了稳定、就业的压力,使区委、区政府能把更多精力用在抓发展上。

在工作实践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一个地方要想迅速改变落后的面貌,成功吸引大量外来投资至关重要。发展靠投入、投入靠项目、项目靠招商,招商引资已成为经济欠发达地区解决资金投入不足、经济发展不快的有效手段,是实现快速度、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选择。目前,国际金融危机造成了国际国内产业的大洗牌,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已形成了一种大趋势,这必将引发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综合实力的大调整。全国欠发达地区都在为能在这一轮产业转移中抢占先机制订了庞大的招商引资计划,出台了很多政策措施。位于“长三角”、“珠三角”等一些产业转出压力较大的省份则在力挽狂澜,相继制定出台了支持企业本省转移的优惠政策,力促本土企业就地转移、升级和在本省范围内转移。可以说,现在的招商引资竞争已呈白热化状态,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争夺战。在目前这种严峻的形势下,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果断决策,于7月9日召开了全省大招商动员电视电话会,提出将大招商活动作为“战危机、保增长”的重要抓手,作为下半年全省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抓好抓实,明确提出下半年全省签约利用省外境外资金超过2000亿元的宏伟目标。随后省、市又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部署。大招商活动开展以来,浉河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及时召开大规模会议动员部署。在大招商活动开展以来的3个月时间内,组织参加了各类投洽会、推介会8次,共签订投资意向协议11个,投资总额达46.45亿元;签订投资合同15个,合同投资额13亿元;落地项目8个,落地资金7.05亿元,大招商活动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回顾近年来我区的招商引资工作,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在大招商活动中也暴露出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招商引资的力度还不够;招商氛围有待进一步浓厚;招商项目的谋划水平不高;大招商活动开展得不够平衡等。

针对这些问题,区委、区政府近期对招商引资工作进行了认真研究分析,决定对大招商活动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强调,制定出台了《浉河区招商引资实施办法》,将从今年10月到明年年底15个月的招商引资目标任务分解到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推动全区上下迅速掀起招商引资的新高潮,努力实现招商引资的新突破,为浉河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撑。

一、认清形势,坚定招商引资的必胜信心。干任何一项工作,树立必胜的信心都非常重要,招商引资工作更是如此。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如果自己就不自信,感到处处不如人,想要打动客商根本就不可能。只有认清、找准自己的比较优势,充满自信,广泛宣传,才能打动客商,取得招商引资的丰硕成果。这段时间,我专门查阅了一些资料,想看看到底决定产业转移的核心因素有哪些?综合各种研究资料看,目前在中西部地区招商引资软、硬环境普遍趋同的情况下,有六种因素十分关键:一是当地原材料和能源价格;二是产业设备配套能力;三是厂房价格因素;四是综合人工成本;五是运输和物流成本及效率;六是税收等优惠条件。这六种因素,浉河区都有比较优势。浉河区是信阳市的老工业基地,一大批国有集体企业破产退出市场,为招商引资新上项目腾出了资源空间,水、电、气供应充足,有一大批技术熟练的产业工人,人力资源十分丰富。自然资源也十分丰富,是全国十大名茶之一的信阳毛尖的原产地和主产区,全区茶叶种植面积已达40万亩,是全国第一大绿茶种植县区,在前不久召开的中国茶叶经济年会上,浉河区被授予“全国重点产茶县区”的奖牌和证书。板栗、畜牧、水产养殖等农特产品也闻名遐迩,产量和质量都属上乘,但这些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仍处于较低水平,立足优势资源开展招商引资的潜力十分巨大。浉河区的区位优势明显,交通条件极为便捷,运输和物流成本较低。近年来浉河区通过招商引资,上马了一大批新项目,初步形成了医药、化工、机械制造、电器、建材、食品加工6大优势产业集群,产业的配套能力显著增强。招商载体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金牛工业物流集聚区进入全省首批重点扶持的产业集聚区笼子后,经过近两年的紧张建设,目前集聚区内水、电、路、气、标准化厂房等基础设施基本实现配套,新招引项目可实现快速落地建设。特别是通过近年来招引华时化工、同合车轮、华新水泥等一批重大项目的实战磨练,浉河区锻造出了一批能招商、会招商的干部队伍,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招商引资工作制度,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招商引资的政策洼地效应明显。据有关机构最新预测,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大规模的产业转移估计要持续5年左右,仅2010年,广东、上海、浙江、福建4省市需要转移的产业产值将在14000亿元左右。面对难得的历史机遇,浉河区具备这么多有利条件和比较优势,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打赢这场大招商的攻坚战,务求取得更加辉煌的成果。

二、奖罚分明,健全招商引资的推进机制。招商引资如果没有完善的推进机制,没有“逼压”之势,人就会没压力、没动力,也就不可能有成效。一是成立专门招商机构。为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组织领导,区委、区政府研究决定,比照浉河区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做法,成立高规格的区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室实行人、财、物独立。办公室主任由常务副区长兼任,分管工业、商务的副区长任常务副主任,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同志任副主任,办公室工作人员从全区优秀干部中抽调,集中人力、精力从事招商引资工作。二是实行全员招商。招商引资工作不是哪一个单位、哪一个部门的事,全区每个单位、每个部门和每个干部都有责任、有义务,都要参与。区委、区政府下发的《关于下达浉河区2009年10月至2010年12月招商引资计划的通知》中,不仅各乡镇办事处、区直各单位有招商引资目标任务,而且区四大班子领导每个人肩上也都有目标任务。区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到2010年年底要完成1000万元的招商目标任务,区长级干部、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等领导要完成800万元,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区政协副主席、区总工会主席要完成500万元。通过下达责任目标任务,全区上下牢固树立“没有与招商引资无关的人,没有与招商引资无关的单位”的发展理念,真正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日常工作的主题,认真落实好“三分之一”工作法,把更多的精力放到招商引资工作上来,想方设法利用各种关系引进项目和资金,努力形成言必谈招商、行必为招商、全民争招商的浓厚氛围。三是建立健全奖励机制。设立招商引资专项资金,每年从区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数量资金,用于招商专项经费和招商引资有功人员、先进单位和重大项目的奖励。对引进的工业项目、商贸物流项目、农业产业化及公益事业类项目的单位和个人,按项目形成的固定资产投资额给予重奖,500万元以下的,奖励2万元;500万元以上的,奖励5万元;1000万元以上的,奖励10万元;3000万元以上的,奖励15万元;5000万元以上的,奖励30万元;1亿元以上的,奖励50万元;3亿元以上的特大项目,奖励100万元。对引进的房地产及其他第三产业的投资项目的单位和个人,待项目建成后按实现税收的比例给予奖励。设立“招商引资先进单位”奖,主要奖励在招商引资工作中成绩突出的乡镇办事处和区直部门,设立“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服务先进单位”奖,主要奖励区直部门在支持服务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中成绩突出的单位。通过重奖,调动积极性,把全区广大干部和社会各界人士“引”向招商引资主战场。四是建立健全责任追究机制。区委把招商引资工作纳入干部常态化管理,区政府把招商任务纳入目标管理,实行量化考核,年终完成任务的,将严格按照《浉河区招商引资实施办法》给予表彰奖励,完不成任务的将取消年度评先资格。对区委、区政府招商引资精神贯彻不力,给招商引资带来不良影响的,违反党纪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对招商引资工作中领导班子不作为的,免去主要领导职务,并对领导班子进行调整。通过严格考核和责任追究,把全区广大干部“逼”向招商引资第一线。

三、建好“四库”,筑实招商引资的基础工程。“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准备工作做好了,招商引资才有针对性,才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一是建好资源库。重点收集和整理全区工业资源、农业资源、矿产资源、文化资源、旅游资源、交通区位、商贸流通和产业聚集区等方面的内容和资料。通过资源库建设,将全区的特色和优势充分挖掘出来,展示出来,以增强对外招商引资的吸引力。二是建好信息库。重点收集国家、省、市产业政策信息,省、市各类招商优惠政策,与本区特色主导产业相关的重点企业行业的发展趋势、最新科技成果、权威部门的市场预测,浉河区友情人士、在外成功人士基本情况等内容,着力实现区域内招商信息资源共享。三是建好项目库。依托本区优势产业,瞄准境内外大企业、大集团,集中力量规划、论证、储备和推介一批技术含量高、符合结构调整要求、具有比较优势、对经济发展有较强带动作用的项目。农业方面,围绕试验区建设、茶产业发展、特色农业等主题,统筹考虑各类资源,努力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产品运输、加工、贮存等方面谋划一批项目;努力在发展壮大茶叶、蔬菜、食用菌、板栗、花卉苗木、畜牧产品等产业方面策划、包装一批新项目。工业方面,围绕培育支柱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升工业水平等主题,整合本区工业资源,策划包装一批工业项目。三产方面,围绕发展商贸流通、旅游、教育、文化、房地产等产业梳理一批有吸引力的项目。四是建好专家库。紧扣全区产业发展战略,重点聘请相关行业和领域具有国内、国际前沿技术及发展趋势的领军人物进入专家库。茶产业、食品加工、机械制造、医药、化工等重点行业,每个行业聘请4名至5名专家作顾问,整个专家库不少于40名专家。

四、创新方式,增强招商引资的工作实效。招商引资工作是一项繁杂细致的工作,只有适应形势的要求,创新招商方式,才能不断提高招商引资的工作实效。一是突出产业集聚区招商。产业集聚区是招商引资最有效、最重要的载体,它能实现基础设施共享、集中治理污染、集约利用土地、发展产业集群的作用,能使招商项目迅速落地并降低商务成本。金牛产业集聚区目前已成为浉河区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区委、区政府研究决定,各乡镇办事处所引进的工业和商贸、物流项目,凡能够落户金牛产业集聚区的必须落户集聚区,进驻项目的招商引资统计、产值及税收仍归引进单位,集聚区不参与分成。这样做既能解决各乡镇办事处招商引资项目用地问题、环保问题和基础设施不配套问题,也能促进金牛产业集聚区尽快成为全区经济的增长极。每个乡镇办事处每年都要力争向金牛产业聚集区引进1个至3个投资额500万元以上的项目。二是大力实施领导招商。与发达地区相比,浉河区在软硬件上还有一定差距。在这种情况下,领导亲自出面招商显得尤为重要。领导出面了,客商就感觉像吃了一颗定心丸,就能坚定前来投资的信心。一些中小项目在发达地区可能得不到重视,但到我们这里来,领导出面了,他们就会倍受感动,即使我们比发达地区条件差一点,他们也会愿意来投资。三是大力开展专业招商。招商引资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不仅要懂经济、懂政策,善于捕捉信息,而且还要擅长与外商谈判。区委、区政府已决定每年从全区挑选一批年轻优秀干部进行招商引资专项培训,尽快建立一支熟悉经贸业务、具备专业技术知识的高素质专业招商队伍,实行带任务、带职离岗招商。四是实行驻地招商。区委、区政府研究决定,在北京、郑州、上海、广州、温州等地设立办事处,定期举办招商引资项目发布和推介活动。鼓励机关干部利用自身优势,到办事处工作或申请单独领办招商引资办事处,领办期间领办者身份、工资待遇不变,实行工作目标管理,工作经费以奖代补。五是着力推进以商招商。客商的生意伙伴多,已引来的客商是我们开展招商引资的宝贵资源。只要我们能不断地把已签约的项目做好,使引过来的客商满意,和他们交上朋友,他们就会现身说法,做我们的宣传员、广告员,这种效果比自我宣传可信度高得多、效果好得多。六是大力开展亲情招商。浉河区有一大批在外成功人士。人都有回报桑梓之心,他们是招商引资的重要关系资源。搜集整理全区在外成功人士信息,动员他们为家乡的招商引资牵线搭桥、献策出力。七是积极推行小分队招商、代理招商、定向招商、产业链招商等其他各种有效招商方式。

五、狠抓跟进,确保招商项目的快速落地。签约项目如果不做好跟踪落实,所签合同就是一纸空文。加强签约项目的跟进落地是当前抓好招商引资工作中一个十分关键的环节。一是建立项目联系责任制。对招商引资推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干部挂帅、一套工作班子、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对每个招商引资项目都明确项目责任单位和联系领导。项目投资额在100万元以上的,由招商引资单位主要负责人联系;投资额在500万元以上的,明确一名处级领导干部负责联系;投资额在2000万元以上的,明确区四大班子主要领导联系;投资额在5000万元以上的,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组成专门班子负责联系;对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区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组成班子跟踪负责。二是实行“一站式”服务。对符合产业政策的招商引资项目,实行项目联审联批办公制度,要求限时办结。参加联合办公的部门,必须指定一名主管领导和具体办事人员为服务招商引资项目的专职人员,实行全程“保姆式”服务。三是狠抓关键环节。目前,影响浉河区签约项目落地的主要因素有前期手续办理困难、征地拆迁进度缓慢、项目融资困难等。针对手续办理问题,发改委、土地、规划、建设、环保等职能部门全力协助,一路绿灯,切实加快推进速度。针对用地困难问题,引导招商引资项目尽可能落户产业集聚区,同时立足于闲置土地和低效益企业“腾笼换鸟”上项目。针对项目融资难题,充分发挥区金融办公室的作用,每季度召开一次银企洽谈会,加强银企信息沟通,促进银企对接。利用好区域内担保机构的投资担保功能,发挥担保资金的“放大效应”帮助项目融资。加快建立推进项目落地跟踪落实的督查机制,坚决防止因服务、督促不到位导致投资商撤资等现象发生。

六、优化环境,打造招商引资的浉河品牌。品牌就是信誉、就是形象、就是感召力。坚持把优化投资环境作为招商引资的首要工程来抓,狠抓行风政风建设,在政策、服务等方面为客商投资、项目入驻创造宽松条件,把优良的投资环境打造成为浉河区招商引资的品牌。一是抓好投资环境建设。继续加大产业集聚区和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区内各类硬件设施,为企业入驻、项目落地创造更好条件。加强行政审批中心建设,不断完善首问负责制、承诺服务制和全程代理制,对企业和客商的申报立项、土地征用、规划审批、工商注册等,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加快建立和完善投资环境评价机制,不断优化投资发展环境。二是抓好政务环境建设。大力推进阳光政府、责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着力打造政府公信力。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五禁止”、“十不准”规定,深入开展“两转两提”活动,发扬“严、细、深、实、快”的工作作风,切实提高工作人员的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定期组织外来投资企业对实行服务承诺制度职能部门的服务情况进行评议,对公认服务差的职能部门,予以新闻曝光;对违反“十不准”的人和事,实行一次查实下岗制。三是抓好法制环境建设。在监察部门设立“外来投资企业投诉中心”,负责受理投资者对行政机关、执法单位及其工作人员违纪违法等方面的投诉。严厉打击欺行霸市等不法行为,保持良好的市场经营秩序。禁止工作人员以检查为名干扰企业的正常生产,严肃查处故意刁难、吃拿卡要等违法违纪行为。四是抓好诚信环境建设。认真落实国家、省、市、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不折不扣地兑现各项招商引资承诺。加大失信惩戒力度,加强舆论监督,坚决打击各种制假售假、合同欺诈等违法犯罪活动。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诚信制度,完善诚信监管,努力营造言必信、信必果的诚信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