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郑州11月9日电(郭久辉)记者从河南省政府获悉,河南省着力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农村消费市场网络。截至目前,河南共改造或新建乡村连锁农家店38564个,覆盖了河南80%的行政村,有效拉动农村消费。
在河南省长葛市苏楼村一条胡同里,村民赵爱香家的两层楼房底层是一个近200平方米的超市,“商务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大红门头格外醒目。像城里的超市一样,几排高大的货架上,食品、洗化、日杂等商品分门别类,摆放整齐,不仅有存放生鲜肉食、速冻食品和冰淇淋的冷藏柜,新鲜蔬菜和水果也在这里出售。店主介绍,与城里超市最大的不同,是根据村民的作息时间,农家店的营业时间从早晨五六点经营到深夜。
一位大妈领着小孙子选购了馒头、香蕉和几包零食,在出口处,收款员用POS机一一扫描商品条码,收取了她28.6元。大妈告诉记者,“这里东西全,最主要是没假货,买着放心,价格也实惠。”
农家店使农村消费方式得到极大改善,尤其是在交通不便的山区,深受农民欢迎。在伏牛山区的淅川县老坟沟村,村民胡自秀说,过去村上的供销社代销点只卖些油盐酱醋糖果火柴等少量日用品,买东西主要靠赶集。现在有农家店,天天都能赶集。
记者在一些农家店看到,既有几元钱一盒的洗头膏,也有一二十元一瓶的飘柔、海飞丝等时尚名牌;蒙牛、伊利、康师傅、娃哈哈、双汇等名牌在农家店里已是大众品牌。令记者惊奇的是,在宝丰县大营农家店里,208元一罐的圣元优博婴幼儿奶粉也不乏消费者。经理赵黑子说:“老年人图实惠,年轻人喜欢高档名牌。农村消费上升很明显。”
河南省商务厅副厅长魏国庭介绍,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是商务部推出的农村零售市场网络建设政府补贴项目,2005年以来,各级政府共投入3.1亿元补贴款,目的是确保农村消费安全、方便、实惠。目前,河南省通过商务部门验收的连锁经营的农家店,占全国总数的11%。
2009年上半年,纳入统计的32500家农家店零售总额达102.14亿元。据省统计局测算,农家店拉动农村消费一项,对河南省2009年上半年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4.3%。
河南省商业研究所所长张进才认为,原来总认为农村市场消费档次低,从农家店经营情况看,只要打造好农村现代市场流通网络,农村市场潜力马上就能得到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