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乔申颖

近年来,到庙会上展示绝活绝技的民间艺术大师越来越多。尤其是每年的春节期间,北京、湖南、河南……全国各地的文化庙会上都传出了工艺美术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亲临现场,展示民间艺术的消息。

这无疑是件令人高兴的事。首先是传承、弘扬民间艺术的队伍壮大了;其次则说明老百姓喜欢这些民间艺术。更令人高兴的是,大师们在庙会上与普通民众近距离、大范围交流,必定会对艺术创作领域带来良好影响,推动艺术创作向更有活力、更加丰富的方向发展。

历史地看,许多艺术形式原本就是起源于民间,繁荣于民间,它们的诞生地就是包括庙会在内的民间市场,其发展演变也和欣赏者要求的变化密切相关。这一点,在民俗艺术上表现得最为突出,江苏无锡的惠山泥人最初就是适应香客们的需要制作的,以惹人喜爱的孩童形象“大阿福”为代表。其后受昆曲的影响和启发,捏制的戏文泥人受到文人墨客的喜爱,进而兴盛一时。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一些源自民间的艺术形式长期消失于公众视野,正如有关学者所说,日常知识变成了专家知识,还得靠出书、办讲座去普及;还有的成为论文里、剧场里的艺术,对大多数人来说,只能仰望无法近观。

对艺术创作者来说,与观者隔绝造成的负面影响显而易见。因为灵感从来不是凭空产生的,大师们的创作往往是生活积淀与个人思考碰撞的结果。国画大师陆俨少曾经讲过他自己的一段亲身经历感悟。他说,平时看树,总有一部分树干是被叶子遮住的,看到前人画作中,有把树的主干完全画出来的情况,觉得在现实中没有依据。后来在窗外看到一丛疏树,日光映照下树叶变得透明,主干全部都可以看到,这才意识到前人也是从现实观察中得到启发,才创作出主干全露的画法。而他最负盛名的“陆家云水”,之所以令人先惊奇后叹服,说到底还是因为这种画法是从三峡山水的实景中悟出来的,有其现实依据,因而虽在观者意料之外,却也终在情理之中。

失去了受众直接、及时的检验为约束,艺术创作就容易变成自娱自乐,为艺术而艺术、甚至为获奖而创作的情况也就在所难免。越调大师申凤梅曾说,“我是个唱戏的,听到锣鼓声儿劲儿就来了。”又说,“戏唱得好不好,有一个最要紧的标准,那就是看你能不能得到观众的认可。”可见,艺术创作需要个人的热情投入,但决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

从这个角度来说,庙会可算是个难得的民间艺术创作的展示现场。庙会上,各行各业、男女老少,可以说什么类型的观赏者都有,而且人数特别多。据说北京地坛庙会民间花会表演的场地,高峰时一天的客流量达到20万人次。有什么地方的检验比这里更有说服力?相信来参加文化庙会的大师们,也一定会从中收集到各式各样的信息,帮助自己在新的一年里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文化庙会毕竟只有短短的几天,衷心希望在一年中其他的日子里,也能看到各个艺术门类的大师们增加同普通百姓的近距离交流。往小里说,经过群众的检验才能创造出更多百姓喜爱的民间文化精品;往大里讲,民间艺术乃至传统文化,只有不断从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中吸取营养,才能牢牢地扎下根,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