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许传刚夏宗明王炜

2007年5月10日,对距离县城几十公里的新县陡山河乡连康村村民来说,是一个像过年一样喜庆的日子。这一天,轰鸣的机器声打破了深山的寂静,祖祖辈辈一直行走的泥泞山路,眼看着就要变成平坦的水泥路,全村老少喜笑颜开。自省委、省政府实施“村村通”工程以来,在各级党委、各级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新县农村公路通向了千家万户。

自2007年以来,历经3年的艰苦奋战,新县全面完成了“村村通”工程建设任务,全县205个行政村(居委会)实现了“出门走大道,致富奔小康”的夙愿。随后,县委、县政府又乘势而上,掀起了新一轮的通村通组公路建设高潮。2007年至今,全县累计投入农村公路建设资金3500万元,建设通村通组公路217公里,初步建立起通畅的农村公路网络。

“农村公路连民心,一定要把党的好政策落实到群众心坎上”

新县位于河南省南部的大别山腹地,是全国著名、全省唯一的“将军县”。在161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层峦叠嶂,沟壑纵横,海拨700米以上的山峰就达47座,大小河流92条,素有“四寨之崮,舟车不通,土产不出,外货不入”之说。“大路三尺宽,小路一线天”,是新县过去交通状况的真实写照,也是困扰新县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过持续多年的艰苦奋斗和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到2003年,新县完成了干线和二线路网的建设任务,全县实现了乡乡通油路的目标,通车总里程近千公里,从根本上改变了新县交通落后面貌,为县域经济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以国道、省道为骨架,县乡公路为支脉,公路铁路相配套,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干线、二线交通网的初步形成。如果说干线、二线公路是“主动脉”,作为“毛细血管”的村级公路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对此,老百姓修建村组公路的愿望十分强烈。在每年县“两会”期间,涉及交通的提案、议案大多是要求修建村组公路的。

久旱逢甘雨。2005年,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省委、省政府作出在全省范围内实施“村村通”工程的决策,市委、市政府要求各县区把农村公路建设摆上重要位置抓好抓实,列入重要日程加快建设。

面对千载难逢的机遇,新县决心将农村公路建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新县的突破口,县委书记詹玉锋说:“农村公路建设工程是一项惠民工程,要不遗余力地把这件好事办好,实事办实。”为此,县里成立了阵容强大的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对农村公路进行全面普查,科学制定了《新县农村公路建设实施方案》,(下转第二版)